台湾原住民:年轻人融入城市 认同国民党传统在改变

环球时报

­为了改善原住民状况,台湾也有很多政策照顾,原住民族委员会主委林江义表示,以参政比例来讲,原住民占台湾总人口的2.33%,但参政比达到了5.6%,而汉人却只有约0.04%。“三四十年前,我们走出来怕被人认出是原住民,会被人看不起,但现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的问题不是原住民要放弃自己的身份,而是很多汉人削尖了脑袋想当原住民。”

­当然,原住民的身份确认也有很严格的规定,卢志良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首先需要父母中至少有一方是原住民,“如果父亲是原住民,那么就会直接确定原住民身份,如果是母亲原住民,就可以根据个人意愿来选择,需要从母姓。但如果只是说我的某个祖先是原住民的话,由于没有户口的登记,因此就不能认定你是原住民。”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蔡英文在选举前曾说自己祖母是原住民。”林江义幽默地表示,“如果可以追溯这么深的话,那台湾没有人不是原住民了。”

­  屏东礼纳里部落街景

原住民对灾后重建态度复杂

  

记者此行的重点是礼纳里部落,于印象中原住民俭朴落后的居住环境截然不同,这里均是崭新的二层小楼民居,街面整洁,家家门前都种上鲜花,更像是都市郊外的别墅区。

­这里为什么这样新?记者了解到,这和2009年的“莫拉克风灾”有很大关系,那场风灾几乎把附近的玛家乡玛家村、雾台乡好茶村及三地门乡大社村摧毁。三村的灾民迁至玛家农场这边的永久屋里,这里结合了鲁凯族和排湾族,取名为“礼纳里”,意指“我们一起走,大家一起往那儿去的地方”。

­屏东礼纳里产业发展协会总干事王雅馨表示,这些永久屋最大程度确保了舒适性、美观和原住民传统的平衡。“这些房子看起来有点像,但又不太一样,房子刚建好时,其实设计公司只做了70%,留下30%的空白给居民自己去完成。原民会补助每户十万元(新台币),自行装修家屋外墙图腾装饰,所以原住民会觉得这是‘自己的房子’,更有归属感。”

­在礼纳里,考虑到鲁凯与排湾之间文化差异,设计单位利用大马路来做部落“界线”。“脱鞋子的好茶部落”就在马路的另一边,好茶一词意为“云豹的传人”,之所以叫“脱鞋子”,是因为按照部落礼仪,进入别人家房间前厅时一定要脱掉鞋子,否则就是失礼的表现。

­在一户漂亮的民居前,王雅馨让记者辨认这家有何特殊之处,记者很快注意到,这家门口右侧有马英九的签名。“马先生在灾后连续两年来视察重建,就住在这家,一天早上起来他感觉这里风景和小木屋都很美,就给礼纳里取了一个有趣的别名‘台湾的普罗旺斯’。”

­记者突然记起来,马英九当年这番“普罗旺斯”的话一出,有些灾民听了很不舒服,更引发了网友及绿营的挞伐:“与‘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有何两样?”这也成为了马英九“说错话”的典型案例。

[责任编辑:林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