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教圣墓
位于泉州丰泽区东湖街道凤山社区东南 200 米灵山南坡。墓区占地面积约 300 平方米,安息着唐武德年间(618 年—626 年)来泉州传教的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二位门徒“三贤”、“四贤”。墓为两座东西并列的花岗岩石雕琢而成的伊斯兰教须弥座式墓,呈长方形,坐北朝南。墓石分三层,第一层即底座,长 215、宽 110 厘米,浮雕莲瓣纹一圈;中层作素面;第三层为横截面呈圆拱状的顶盖石,前端凹入,呈“回”字形,长155、宽 35、高 28 厘米。全墓通高 60 厘米。上有墓亭,为仿木石构,四圆柱,歇山顶。墓东、西、北三面依山筑有石构回廊拱护。廊柱中保留有数根柱体上下作卷杀的梭柱,为南朝至唐代流行的做法。墓廊内、外竖历代碑刻 7通。其中廊内正中一方为元至治二年(1322年)立的阿拉伯文“重修圣墓碑”;右侧一方为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郑和下西洋路经泉州所立的汉文石碑。
泉州是伊斯兰教最早传入中国的地区之一,这里至今仍然生活着数以万计的阿拉伯人后裔,保留着浓郁的伊斯兰文化传统和众多史迹。
清净寺
位于泉州鲤城区涂门街中段,又名“圣友寺”(阿拉伯语译为“艾苏哈卜大寺”),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 年,回历400 年)。元至大三年(1310年,回历 701 年)重修。现存建筑有门楼、奉天坛等,基本保持了宋元两代的建筑风格。门楼通高 12.3 米,基宽 6.6 米,用加工平整的花岗岩石和辉绿岩石砌筑,整体由高度依次递减的三层四道高大相连的半穹顶或穹顶尖拱门组成。中有一条贯穿南北、直达寺内的甬道,甬道东西两墙共辟有 6 个尖拱顶壁龛。南墙尖拱门上方有一列《古兰经》文石刻,北墙尖拱门上额镶嵌清净寺始建及修建情况的古阿拉伯文石刻。奉天坛在门楼西侧,为阿訇率穆斯林诵经礼拜之处所,现遗柱础及残柱 9 根。四周墙壁均为花岗岩石砌成,南墙临街,全长 23 米,高 6 米,厚 1.2 米。开设8个长方形大窗。西内墙正中凹入,设一尖拱形宝盖龛,称为“米哈拉布墙”,南北二侧也各有三个同样的壁龛,这7 个壁龛内均浮雕《古兰经》铭文。7 个壁龛之间,有6个尺寸相同的通向后院的长方形大门洞。这种建筑格局的礼拜殿,被称为“宽敞型大殿”,是伊斯兰教崇尚清净的体现,为中世纪中东地区伊斯兰教礼拜大殿的流行模式,在如今的阿拉伯地区已所见不多。
开元寺
位于泉州市鲤城区西街中段。始建于唐垂拱二年 (686 年 ),其主体格局形成于宋代,历代屡有修缮。坐北朝南,主体建筑分布在南北中轴线上,依次为紫云屏、山门、拜亭、拜庭、大雄宝殿、甘露戒坛、藏经阁。大殿东侧有檀樾祠、准提禅林,西侧有功德堂、尊胜院、水陆寺等。大殿前方东、西侧矗立镇国塔和仁寿塔。现占地面积近 8 万平方米。
大雄宝殿现存为明初风格,为重檐歇山顶,面阔 9 间42.7 米,进深 9 间32.50 米,通高 20 余米,面积 1388平方米,是中轴线的主要建筑。大殿后廊明间有一对雕有印度教古代神话故事的十六角形辉绿岩檐柱。大殿前月台须弥座束腰部分,有 73 幅狮子与人面狮身石刻,是明代重修开元寺时从废圯的印度教寺移用至此。殿中最富特色的是两排石柱和桁梁接合处的木雕斗拱为二十四尊飞天乐伎,佛教中称“迦陵频伽”,意为妙音鸟。
东西塔对峙立于大殿前东西两侧。东塔称镇国塔,现存建筑为南宋嘉熙二年至淳祐十年(1238—1250 年)重建的花岗岩石塔,八角五层,仿木构楼阁式,通高48.27 米,塔心八角实心,架横梁与塔身相连,外壁依照五乘自上而下分别浮雕 16 尊佛教人物,塔基作须弥座,8 个转角各雕一尊力士,束腰处有 40 幅石雕,内有 37 幅佛传故事图。西塔称仁寿塔,现存为南宋绍定、端平年间(1228—1236 年)重建的石塔,通高 45.06 米,形制与东塔大致相似,唯须弥座束腰处刻 40 幅花卉鸟兽。东西塔为我国最高的一对石塔,经受过八级大地震而屹立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