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泉州(刺桐)史迹遗产点简介

泉州企业家杂志

古泉州(刺桐)史迹遗产点简介

草 庵

位于泉州晋江市罗山镇华表山麓,北距泉州城区 23.7 公里。

摩尼教是公元3世纪中叶波斯人摩尼(Mani)创立,唐时传入中国。庵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初为草构,因名“草庵”。元顺帝至元五年(1339 年),改为石构,称“草庵寺”,草庵依山而筑,现存主体建筑为石构,单檐歇山顶,面阔、进深各三间,后部架于山崖上。寺内岩壁雕有摩尼教创始人摩尼光佛造像,像高 154 厘米,身宽 80厘米,散发披肩,面相圆润,颚下两络长髯,垂落胸前,身着宽袖裳,结带为扣,双手相叠,掌心向上,结跏趺坐于莲座之上。造像巧妙地利用了岩石不同的天然色调进行雕饰,造像四周雕刻毫光四射的纹饰,更给人以一种神秘感。造像壁龛外有两方记事崖刻,记录草庵摩尼教寺的历史沿革和造雕刻的年代。1979 年草庵前出土的一件 10 —13 世纪刻有“明教会”三字的黑釉碗及数十件残片,是当时教寺在磁灶窑批量定制的。

摩尼光佛造像为目前世界上所仅有,1978 年首届国际摩尼教学术讨论会在瑞典隆德大学举行,以泉州草庵的摩尼光佛造像作为会标,世界摩尼教研究会也以此作为会徽。

古泉州(刺桐)史迹遗产点简介

洛阳桥

位于洛江区与台商投资区之间洛阳江入海口,这里原为古泉州湾洛阳港,也是连接泉州至省城福州,乃至江西、浙江腹地的交通要道。

又名“万安桥”,始建于北宋皇祐五年(1053年),北宋至和二年(1055年)、北宋嘉祐三年(1058年)两知泉州的蔡襄继续主持建造,并于次年完工。桥系由花岗石砌筑,现长 731 米,宽 4.50 米。桥墩 45 座,两侧作护栏,有 500 根栏杆石柱,其中 28 根为狮身栏柱,所用石桥板最大的长 11 米,宽 0.98米,厚 0.80 米。每条桥板重约数吨至十多吨,施工难度非常大,建桥时首创了筏型基础、浮运架梁、养蛎固基等多种先进的建桥技术。现桥南北保存4 尊11 世纪护桥石将军和6 座石塔,另有保存至今的 26 方历代修桥碑记。桥南村有纪念蔡襄的蔡忠惠公祠,祠内有蔡襄手书,被誉为撰、书、刻俱佳的“三绝碑”——《万安桥记》碑一通,是极为珍贵的书法艺术作品。

“海上丝绸之路”繁荣时期,随着海外贸易的兴盛和社会经济的兴盛,泉州出现史无前例的造桥热潮,仅有记载的大型桥梁就有 106 座,史称“闽中桥梁甲天下,泉州桥梁甲闽中”,洛阳桥就是其中最为杰出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跨海的梁式石桥。

古泉州(刺桐)史迹遗产点简介

德济门遗址

位于泉州市鲤城区天后路,为全城繁华要地,历史上蕃舶客航聚集之处。

德济门为泉州古城南城门,建于南宋绍定三年(1230 年),元代改为石筑,明洪武初年修缮并增建月城(瓮城),清代亦有修缮,1948年损毁。2001 至2002 年,经过考古清理发掘,残存的城门建筑平面呈多边形,南北长 36.50 米,东西宽 49.10 米,周长 171.20 米,面积近 2000 平方米。现存遗址皆由大小不一的花岗岩条石、废旧石建筑构件等构成。由内向外分别由早期城垣遗迹、内濠沟、古拱桥、德济门城垣、月城(瓮城)城垣、外濠沟等遗迹组成。在遗址文化层内出土了“修城砖官厂”字样的南宋修城官砖,及宋元时期印度教、景教、伊斯兰教、佛教石刻等。

德济门遗址是宋元泉州古城七座城门中唯一保留下来、并经科学考古清理的城门遗址,是古刺桐城的象征。该遗址遗存之间相互叠压关系清晰,遗址地层堆积中发掘出土和局部出露的大量各时期珍贵文物,完整地保存了 11 世纪以来泉州城拓建、发展、演变的历史印迹。遗址出土了大量的宗教石刻,见证了泉州“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繁华、中外文化交流的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