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科技创新路线图初探

泉州企业家杂志

调查四:为科技创新构建配套支撑

有许多人质问,为什么中国没有硅谷?

8月19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要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为创新驱动提供支撑。

硅谷的成功表明,科技要转化为“第一生产力”,单有产业链、创新链是不行的,还必须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金融链、资金投入链条。科技金融、技术转移、研发中介、知识产权等,也一一纳入了总理所说的科技服务业范畴。

泉州很幸运,这些有利于科技创新的配套支撑体系已着手构建。

以泉州列入国家“金改区”为契机,泉州加快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在泉州高新技术开发区里,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的泉州科技金融中心已吸引包括银行、拍卖、保险、风投、中介等20多个金融机构进驻运营。量身定制了风险容忍度、抵押物要求的科技银行全面运作。兴业银行泉州分行等金融机构对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授信50亿元,全市数十家科技型企业通过专利权、商标权等无形资产质押获得银行贷款7亿多元。

60多家企业与券商达成进军“新三板”合作意向,10多家企业与券商签约,3家企业完成股改准备挂牌。红桥创投、深创投等科技型创投机构正在泉州寻找企业,计划以股权投资的方式参与企业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

相较于大中城市,泉州可以说是科技资源相对缺乏的城市。泉州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率先建立起区域技术转移中心,通过市场的力量,将科技资源引向泉州,放大科技的外溢效应和倍增效应。据统计,依托海峡(泉州)技术转移中心,2013年全市技术合同交易成交金额新增55.47亿元,同比增长49.2%,一大批泉州急需的科技成果迅速落地泉州。

一批昔日泉州求之难得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借助各种新载体,快速聚集泉州。据统计,2012年泉州拥有省级以上“产业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仅有41人。而目前,全市已“柔性”引进院士15人,纳入“泉州智库”管理产业科技专家1300多人;各类企业(工程、行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院士专家工作站达450家,集聚各类研发人员2250名,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是未来新的增长动力的源泉。创新,不是空中楼阁,也不是水中明月,是一切有利因素汇集之后才能喷薄而出的一种创造。没有体制机制的创新,就难有科技创新的迸发和泉涌,泉州针对科技创新而进行的一系列机制创新,或许值得借鉴和总结。

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