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科技创新路线图初探

泉州企业家杂志

泉州科技创新路线图初探

海峡银行泉州科技支行正式开业

 

据了解,工业产值已突破万亿元大关的泉州,目前,已形成纺织服装、鞋业、石化、机械装备等9个在全国颇具份量的产业集群。

研发需要投入,需要承担风险,共性的难题更需要合力攻克,可怎样才能凝聚行业的力量共同研发、共担风险呢?这样的体制机制,毫无现成经验可参照。泉州科技部门主动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对外联系各大科研院所,引入泉州展开研发,对内整合行业龙头企业,组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团队,共同攻克制约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性技术。

泉州将这一模式誉为“新型产业研究院”—— 以产业资本为投入主体,高校、科研院所和创新人才团队以技术和知识产权入股,针对泉州某一产业存在的共性关键性技术进行研发,研发成果按股权共享,即“实体办院、投管分离、市场化运管”模式。

据了解,泉州已按此模式,整合、引导泰克通讯、迪特工业设计、南方路机等民营企业出资1.7亿元,组建了包括微波技术、节能技术、光电技术、无线通讯技术等12家产业研究院。

值得注意的是,在建设这一新型产业研究院过程中,泉州特别强调以产业资本作为投入主体。因为只有研发资本来自产业,研发的主要推动者、组织者由企业承担,才能确保科研方向、技术支持更贴近行业、企业诉求、更贴近市场。

新的机制只有实现了“激活创新”、“创造效益”这两大目标,才能称之为有效的机制。数字显示:2013年,泉州获得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结束了近年来这一奖项一直空缺的局面。全市有效专利13267件,增长36.14%,总量及增幅位居全省前列。

 从产业看,仅以数字微波通讯产业为例,产业研究院设立后,该集群产值从原来的217亿元增加到目前的500亿元,涌现出上市企业1家,上市后备企业5家,高新技术企业29家。我国第一张数字对讲机芯片在泉州研发成功,目前泉州数字对讲机已占据全国70%的市场份额。

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