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高效快速现代交通路网已经形成

泉州网

养路工具相当简陋的情况下,养路拼的是体力和耐力。

依靠畜力回沙,是个别地方才有的条件,在当时已是比人力回砂先进的生产方式了。一份珍藏至今的报告及批复印证了当时的养护作业情况。“我区现有黄牛10头,其中大多数已年老行动慢,工作效率低……”在这份落款日期1965年5月5日的报告上,当时的晋江公路工区写道。

记者在市公路中心石狮分中心莲厝公路站、泉港分中心涂岭公路站采访时,工作人员不约而同回忆起老一辈养路工的养路故事。“路二代”涂岭公路站老站长蔡秀奇告诉记者,尽管当时条件艰辛,“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走在春风里”的父辈却仿佛有使不完的劲。“他们会提着一个闹钟上工,走到养护路面时才计算上班时间,每天上午、下午会雷打不动,干满4小时才歇息。”

不论严寒酷暑,不管刮风下雨,当时“有路必有养路工”。每到梅雨和台风季,养路工人更是全身心扑在抢修一段路、一座桥上,一些人连家庭都无暇顾及,十分辛酸。

上世纪80年代 沙土路升级柏油路 经费不足汗水补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公路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各地兴起改建柏油路的热潮。在这个时期,泉州市不少遇暴雨就瘫痪的“泥巴路”,改建成全天候通行的柏油路面。

最早铺设柏油路面的是福厦路涂岭段,于1971年5月完成,共有10公里。1972年,福厦公路的“油路”由北向南推进。进入20世纪80年代,柏油路再从沿海公路向山区公路延伸。同时期,爱拼敢赢的泉州人凭借经济发展赚到的财富回馈乡里,纷纷修建乡村大道,一条条道路宛如一条条巨龙藏卧于乡村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