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从福州走出的伟大女性 将一生献给建筑学术事业

福建日报

从梁思成这身临其境的描述,人们可以看到这对探索者夫妇,是如何以惊人毅力与执着精神进行古建筑调查的。正是在“左右萧条,寂寞自如”的境遇中,科学家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达到了崇高的境界。他们的“遗憾”唯恐做得还不够;他们的慰藉只在于学术发现。老子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样的工细劳作,成就了他们心血的结晶《中国建筑史》。这是中国建筑学的开山之作,建筑史研究的奠基之礼。

“心是莲花”的内美

林徽因博学多才,兴趣广泛,所涉猎的领域均有建树。她在诗歌文学方面的成就,早为人知,正因如此,掩盖了她作为建筑师、美术家的声名。

由于她博学多识,潜心钻研,在建筑学领域学贯中西、会通古今,所以与梁思成珠联璧合,肇建了中国建筑学,创立了中国建筑史。不宁唯此,林徽因还以她美术家的眼光和对传统文化艺术的深厚素养,亲自设计或精心指导了许多辉煌的创作。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这些都是在她重病在身甚至卧床不起的情况下实现的。

战争中的颠沛流离,使她失去了健康;考察中的跋涉磨难,让她收获了喜悦。她只知工作,没有后悔,更没有怨艾。新中国的成立,激发她巨大的工作热情和创作灵感。她带领团队,具体组织设计新中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底座图案;负责设计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的主体建筑格局;领导工艺美术小组抢救北京特艺景泰蓝;带领美术小组为“亚太地区和平会议”设计第一份国礼。她还作为北京市城市建设计划委员会的委员参与了北京城的建设计划。

她为祖国的新生而咏赞,在《深笑》诗篇中深情表白:“是谁笑成这千层塔高耸,让不知名鸟雀来盘旋?是谁笑这万千个风铃的转动,从每一层琉璃的檐边摇上青天?”她对中国古建筑的赞美,发自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强烈热爱和自豪。

实际上,林徽因的内美更在于她的学识素养。建筑界的后辈,都说她秀外慧中,锦心绣口,才华横溢,思想奔放;事事独具慧眼,性格争胜好强。她的学生说,从她那儿所受教益,不仅是建筑业务上的,也兼收品格和作风方面的。她的人格理想与事业追求,正如《莲灯》诗所自况的:“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莲花”“我也要它骄傲的捧出辉煌”。她做到了,可惜是心如莲花而命如流星,划过夜空,转瞬即逝。天妒英才,使她未尽天年,否则辉煌何止这般。

林徽因出众的丽质过于炫目,以致掩蔽了她富赡的才学;也由于她耀眼的诗篇过于出众,以致淹没了她深湛的学术成就。如她儿子所说,她的文学创作主要是青年时代的业余爱好,她的真正志趣与成就则在建筑学、工艺美术与教学育才上。她才气过人,有诗人气质、美学修养,酷爱戏剧,擅长舞台设计。

梁从诫深情地回忆,自己的母亲是多才多艺的学者,除了精于古建筑学和文学外,还做过装帧设计、服装设计,还单独或与梁思成合作设计过北京大学地质馆和女生宿舍,设计过话剧布景,也为王府井某公司设计过民族形式的店面。作为古建筑学家,她不仅有精湛的科学创造,而且把科学家的缜密、史学家的哲思、文艺家的激情融于一体,倾注到研究与创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