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派布袋戏 陈峻峰/摄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人类文明的记忆载体、文化多样性的鲜活样本,更是当代生活的底蕴和滋养,是文化产业取之不尽的创意资源宝库。惠安拥有一大批灿烂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独树一帜的文化建构,既有名扬海内外的石雕、保存千年的闽南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精致独特的惠女服饰,又有惠安木雕、惠安南派布袋戏、铁罗汉茶制作技艺、崇武鱼卷制作技艺……它们从历史深处而来,衍生出多样的文化产业,也融入百姓生活,助推文化事业,是惠安一张张闪亮的名片。近年来,惠安不断加强“非遗”的传承保护,探索出一条产业化推进之路。
文化的觉醒 三大“非遗”享誉世界
提起惠安,绕不开的就是惠雕、惠建、惠女。这里是“世界石雕之都”“中国建筑之乡”还有历经风霜却依然勤劳勇敢、坚忍不拔创造美好生活的“惠女精神”。而最让惠安人骄傲的是,惠安石雕、惠安女服饰、闽南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均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惠”品牌也因此被赋予了文化瑰宝的特殊价值,承载历史,支撑发展。
惠安关于石雕的历史已有1600多年。千年间,不同时期的历史风貌与文化内涵激发了惠安雕刻艺术源源不绝的创作活力。圆雕、浮雕、线雕、影雕、沉雕……惠安的能工巧匠们凭借巧夺天工的雕刻技艺,在神州大地乃至世界各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与精美的石雕艺术相映生辉,惠安建筑大军同样遍布华夏大地和世界各地。新中国成立后,从惠安东部各镇走出去的建筑工匠或组建自己的建筑承包队,或成立建筑公司,活跃在国内及东南亚、北美等国家和地区。他们在世界各地挥洒才情与汗水,马来西亚槟城“观音圣像八角亭工程”、山东诸城清明上河园古建筑工程、辽沈战役纪念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塔等等,无一不凝聚着惠安建筑工匠的心血。
古代百越遗俗与中原文化、海洋文化等碰撞交融演绎而成的惠安女服饰,其意义已不仅仅是一身服饰,更是惠安的文化符号、文化认同、文化动能。2014年5月,惠安城市形象标识出炉。标识的整体造型脱胎于惠安女服饰独有的三角形构造,结合了惠安女服饰黄斗笠、蓝上衣、花头巾的颜色搭配,勾勒出惠安女的意象图形。如今,与惠女、惠安女服饰相关的文化、旅游产业正在勃兴。
“三惠”龙头之外,犹有广阔天地。惠安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国家、省、市、县四个梯队,共计60个项目。用心打造的“非遗”方阵,折射出惠安人在构建现代城市文明中的文化觉醒,不仅让传统文化的保护发展有了肥沃的土壤,也带动了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