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街道两旁的古大厝,除了少数以外,它们的另一层“身份”,逐渐从从村里老人的口中、从各种历史资料中、从土坑旧族谱中、从口口相传的传说和谚语中“显山露水”,带着浓厚的海洋贸易气息气息迎面扑来:船舶铁件商行、西洋钟表商行、染布坊、煤油灯商行、海货商行、万捷十三行、典当铺……
为土坑港市“正名”后,林进辉等人没有就此罢休,他们继续探寻:海商聚落的原住民是谁?是原来大家认为的农耕人家吗?与现在土坑村的刘氏居民有血脉传承的关系吗?
就在疑问萦绕在大家心头时,一部300多年前的《刘氏家规》、土坑旧族谱“刘氏三支船队”的记载以及刘氏先祖居住地“专用码头”的接连发现,再次让所有人豁然开朗。
泉港区后龙镇党委副书记刘宗强介绍,去年初,在一次中纪委主办的“寻找中国家规”活动中,在土坑村发现了《刘氏家规》,该书是用宣纸线装的,成书于清光绪年间,由刘氏族人刘席珍和刘璋用小楷手抄,总共有25条,据其记载,“刘氏家规”早在清康熙年间便开始传承。
《刘氏家规》证实了刘氏家族是土坑大厝聚落的居住者,而“刘氏船队”记载的发现则证实了他们同时也是开创土坑港市的海商群体。
土坑旧族谱载:明清时期,土坑村海贸空前发展,形成了三支海商船队,刘端弘船队拥有20艘三桅洋船,其长子刘建珍拥有18艘,刘端山、刘建布则有16艘,商船主要停靠在土坑的峰尾、沙格两澳,海路走厦门、宁波、台湾及日本琉球、东南亚的马来西亚、新加坡和菲律宾等。
另外,林进辉等人在土坑刘氏先祖居住地莆田秀屿区东庄镇前云村,发现了名为“十八阶”的刘氏家族“专用码头”和三列带有门面的古厝断壁,进一步说明了刘氏家族从事海洋贸易的家族传承。
详实资料与实物遗存的不断涌现,为海商家族聚落“向海而生”和“文商并重”的海洋文化传统提供了确凿证据,土坑也因此让世人再次看到了它更多的内涵。
全民动员追本溯源:始于明乎?有宋井
聚落“正名”了,“主人”也清楚了,然而,新的争议又出现了:根据族谱,土坑刘氏家族是始于明永乐年间已确切无疑,不少人又认为,根据当年流传至今的传说,土坑刘氏的起源年代更加久远,但因无实物证明,这种说法只能止步于传说。
相传,聚居土坑的刘氏家族先祖刘宗孔是从莆田迁来的,那是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生活所需,刘宗孔只得向世居土坑的同宗刘骏族人借火借水,水正是从门前的那口八角井里取的。此后,刘氏家族驻居土坑并繁衍生息,目前保存至今的古大厝群落就是刘氏家族在600多年里逐步形成的。
专家们深知,假如后者成立,即土坑刘氏家族从明代之前便开始形成海商传统,这在全国范围内都是少有的,莫非土坑真的可以让他们再次怦然心动?他们继续探求着,乐此不彼,他们相信,也许下一步就能与“真实的土坑”撞个满怀。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口宋代古井的“显山露水”,让他们顿感,所有的付出都没有白费。
古井被发现于土坑南埕外的杂草丛中,一番披荆斩棘后,出现众人眼前的古井口缘呈圆形隆起,从井口往内望,井水深幽,一个细心的工作人员还发现:由井水框出的井壁,依稀呈八角形。
通过对古井的岩石腐蚀度、形态特点等细究后,专家们一致认定:这确凿无疑是一口宋代古井!
这一发现让所有人振奋不已,他们想起了土坑村那些口口相传的传说和俗谚。
俗谚唱道:“前埕刘骏,土坑无份”,意思是:原来住在前埕的刘骏,因为后世迁居别处,与土坑没有什么关系了。
传说、俗谚、前埕刘骏、明永乐二年、刘宗孔借水……诸多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构件”,因一口宋代八角井,对上了号,“榫卯”在了一起。
林进辉等人知道,这意味着早在刘宗孔家族之前,刘骏家族已在土坑村聚居,这个年代至少从宋代开始,也就是说,土坑刘氏家族传统延续了至少1000年以上,比之前考证的600年,往前推了400年!
这一发现再一次让世人对土坑刮目相看,至此,土坑终于掀开了最后一层面纱,一个拥有千年不间断的海洋文化传统的传奇家族,逐渐拨开历史的迷雾,展现在世人面前。
泉港人庆幸,由于他们追求真知的坚持和决心,才没有与土坑港市遗址这一枚“海丝遗珍”擦肩而过。
土坑港市遗址因“保存较好的历史传统风貌”、“内容翔实充足的文本资料”和“千年不间断的海商家族传统”等三方面的叠加无可辩驳地成为了海丝重要史迹之一。
泉港再一次行动起来:海丝土坑港市遗址环境整治提升小组成立、下设诸多小组、财政拨款、企业家捐资护遗……
随着古大厝修缮工程的启动和港市商铺复原工作的展开,逐步恢复历史本来面目的土坑静静地等待着世界的检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