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坑港市遗址:面纱渐褪渐惊艳

泉州企业家杂志

土坑港市遗址:面纱渐褪渐惊艳

泉港土坑村港市遗址

泉州企业家杂志(本刊记者 林锦旺)土坑港市遗址位于泉港后龙镇土坑村,是由刘氏家族开辟,始于宋代、盛于明清的以屿仔壁港为主要港口、以古大厝群落为商住载体、以祠堂口、施布口、来铺口为三条主街道、以厦门口市码头为主要货物聚散地的规模庞大的海丝港市。

长期以来,土坑是以拥有古厝群落著称的“中国古村落”的形象示人的,直到2015年10月,国家文物局专家意外发现,土坑古厝群落里还另藏“玄机”,一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泉港从官方到民间的“全民动员”,短短一年多时间,他们寻踪觅源、抽丝剥茧,层层揭开了土坑的“神秘面纱”:从古厝群落到港市遗址的发现,再到“向海而生”和“商文并重”的海商家族聚落的浮出水面,直到千年不断的海商家族传承的揭示,土坑逐渐显露出它的“庐山真面目”。

说起这个步步有惊喜、步步被惊艳的“发现之旅”,全程参与的泉港区方志委主任林进辉仍历历在目。

考古专家意外发现:古村落乎?旧港市

2015年8月,国家文物局相关专家对闽南沿海古村落进行集中考察,土坑村也在此列。

让林进辉等陪同人员始料未及的是,专家们的到来,让土坑隐藏多年的“真实身份”得以曝光。

那一天,仔细查访了土坑现存27座古大厝后,一个细节引起了专家们的格外注意:多数古大厝靠近道路的窗户面积、纵深均远远超过了其他朝向的窗户,也比他见过的闽南沿海古厝大得多,且窗户数量也远远多于普通住所,比如其中一座大厝的西厢房足足有三个!这些窗户还有一个共同点:窗沿上下方均凿有数量不等的圆形凹槽。

直觉告诉专家们:它们绝不是简单的窗户!这些似曾相识的形态特点让他想到了明清一直到民国的商业街店铺的大门,门沿上下方也凿有凹槽,只不过是连贯,晚上关店,一块块通过凹槽拼接起来,白天把木板抽掉,敞开门做生意。

难道它们还有店铺门面的功能?这些古大厝的功能难道不止用于居住?如果是店铺的话,是什么样的人群把店铺开到了家里?专家们疑窦丛生。

在土坑村庙“吾案宫”的广场,他们听村民说桥头南边的那溜菜地曾经是一片滩涂地,菜地往南则是蜿蜒两公里的港尾溪遗址,再远处是众所周知的港口壁仔屿遗址,遗址往东便是现在的湄洲湾,还有菜地往吾案宫的土坡上人工凿出的清晰可见的台阶、桥头直径超过两米的三孔井等等种种迹象,让国内水下考古权威们当场判定,这是一座古码头遗址,码头年代至少到明代!

一幕幕历史场景逐渐掠过专家们的脑海:南来北往的大帆船停靠在壁仔屿港,换乘小船的商贩、船长、水手等,肩挑各种货物辎重,沿着台阶,从土坑码头上岸,他们从三孔井里补给淡水,在大石槽里清洗船帆、衣服、餐具等,不少人还走进土坑村里歇脚、用餐、买卖商品等。

古码头的发现,让他们进一步坚信自己的猜测:土坑古大厝不止家居,还有商贸的用途,古大厝及其之间的街道,形成了开放式的港市。由此推断,居住在古大厝里的绝不是农耕人群,而是“向海而生”的海商群体。

原来古大厝群落一直以来只是土坑的“障眼法”,实质上它们是带有港市功能的海商聚落!

专家的判断,让林进辉等本地人兴奋不已,并很快引起了政府的重视,他们决定“顺藤摸瓜”,寻找更多的蛛丝马迹,以便鲜活地再现“真实的土坑”。

本地人顺藤摸瓜:农耕人家乎?海商群

泉港专门成立了专家指导组和历史文献组,前者由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庄景辉等学者组成,后者主要由来自泉港当地的林进辉等人组成。

他们一头扎进土坑,走进土坑人家,深入田间地头,遍访在世老人,沉到卷帙浩繁的文本里,不放过任何角落。经过不懈努力,一个脉络清晰的海商聚落从被遗忘的角落里“走出”,“走到”了阳光下。

那个吾案宫前面的村庙广场“摇身一变”,成为了曾经南通东南亚、北联朝鲜半岛、东接日本的“厦门口市码头遗址”。

那些众人眼中的封闭的古村落道路,仿佛重拾了失落的记忆,找回了自己的本名:祠堂口街、施布口街、来铺口街……恢复了港市街区的本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