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明代瓷圣何朝宗的代表作——国家一级文物“渡海观音” 德化报道中心/供图
《梅岭图》催生盛世窑烟
经过取样研究对比,专家印证了产瓷不断、品种繁多的梅岭窑场,是宋以来直至上世纪70年代德化瓷器外销源点之一,它们的相关器物在西沙群岛及东南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的陆上和水下遗址中均有发现。为何梅岭窑址的窑烟能一直延续?陈金殿告诉记者,溯其发端,当从晚唐被称为“德化陶瓷第一人”的颜化彩说起。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出生于三班泗滨村,在“泥巴”里长大的颜化彩,长大后把陶瓷当作毕生事业,他不仅仅想耕好自家的一亩三分地,还有着更大的抱负——让当地的瓷业生产更上一层楼。他想开辟一个规模更大的窑场,经过勘察,彼时位于泗滨村北,临近白瓷土量多质好的观音歧,森林资源和水资源都十分丰富的梅岭,便是他辟建规模窑场最理想的地方。
他依照地形地势,设计了窑场的建设规划图——《梅岭图》,他设计的梅岭窑场,坐北朝南,依山傍水,远离民居,生产作坊和瓷土加工水碓沿溪而建,这样一来,不仅有利于设碓加工瓷土,也有利于依坡建窑烧瓷。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这浩大工程,背后如果没有足够的财力和人力支撑,简直就是天方夜谭,由于当时家族人稀财薄,他的宏伟夙愿并未能在生前完成。
幸运的是,颜化彩逝世后,他的梦想并没有因此消失,他创作的《梅岭图》被子孙珍传下来,并逐步实现。在500多年后的明代中叶,他的梦想终于开花了!颜化彩第十三世孙颜俊高领族民依照留存下来的《梅岭图》兴建了梅岭窑场,从此,泗滨村瓷业生产走上了新的历史台阶。这场窑火延续了千年,直到1970年,梅岭窑才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采访中,记者在上寮溪的溪边发现,还有两三个水碓区依旧保留着传统的陶土制作工艺,水碓车在水流的冲击下有节奏地旋转,一下一下舂捣着瓷土,发出低回、沉重的咚咚声响。走近一看,一个身材瘦小的师傅正在淘洗池淘洗瓷土,与他不经意间的交谈中,记者得知,他也是颜化彩的后代,年过半百的他从事瓷土加工已经30多年,而且只专注于这个环节。他告诉记者,祖先颜化彩除了设计了《梅岭图》,还撰写德化有史记载的第一部陶瓷工艺专著《陶业法》,后代就是根据这本书把德化瓷艺不断地传承与发扬,他现在做的这道工序只是瓷土加工的一环。
记者颇为感动,一个泥巴裹满裤腿、脸朝泥土背朝天的普通瓷工,说起自己的祖先和手艺与“海丝”的密切联系,竟是如此的骄傲。
遗落的瓷片,推进2000多年文明
承载了千年陶瓷文明史的德化,遗迹随处可见,散落于各处的古窑址见证着德化窑的兴盛,对于洒落在乡间村野的古瓷片,德化人是敬畏的、诚惶诚恐的、更是竭尽全力保护的。
德化专门成立了“申遗”宣传小组,全方位向广大村民宣传保护历史遗迹的重大意义。
也许人们会觉得诧异,“申遗”如此高大上的事业,怎么会把目不识丁的村野农夫当作重点宣传对象呢?连明森道破了其中的良苦用心:由于燃料和瓷土加工就地取材的便利,德化古窑址多分布在山村村野,长年穿梭在山间田野村民,是最有条件发现古瓷片,最容易接触到古窑线索的。连明森正是看中了这一点,他希望撬动村民的力量,收集散落在乡间田野的瓷片,进一步推动德化陶瓷史迹的发掘与保护。
因此,在遗址附近的村落,连明森带领同事不厌其烦地进村入户做宣传,甚至路上遇到村民,不管认不认识,他都要向人家说道一番。看似简单的举动,在连明森看来很有必要,他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2007年夏天,一个村民满头大汗地跑进德化县博物馆,裤脚上还带着泥,这位村民没顾得上休息,连忙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青瓷片,说这是他在山上种地时发现的。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一看到青瓷片,便兴奋不已,马上跟村民到现场。这块青瓷片是在德化三班村与永春县介福乡紫美村交界处的辽田尖山被发现的,工作人员在瓷片的所在位置发现了古窑址,这个窑址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录入了国家文物点数据库,被顺利地保护起来。
2013年年底,省、市、县联合组织的考古队开始对这一新发现的古窑址进行前期勘探和方案设定,2014年10月正式进入现场考古发掘。根据现场出土的瓷片特征和窑址的形状和位置,考古队当场就初步确定这是夏朝晚期原始青瓷的古窑址,而且结构十分完整。一块小小的瓷片,一下子将泉州的陶瓷生产历史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
连明森一直主张的遗址保护宣传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为了重现梅岭窑址当时的盛况,德化拟在此建设梅岭窑展示区,展示区以梅岭古窑址辉煌而悠久的制瓷历史为脉络,突出历史环境风貌特色,对陶瓷原料采集、生产制作各个环节的全方位展示。梅岭窑址群占地面积约1.17平方公里,不少村民的自留山穿插其间,因为宣传到位,好多村民都无偿地将自家的山林捐献出来,用于遗址保护……如今,对德化人民来说,“护遗”不只是政府部门的工作,而是家家户户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