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古窑:向世界叙说情怀

德化古窑:向世界叙说情怀

德化梅岭窑遗址

泉州企业家杂志(本刊记者 赖燕兰 宋春兰)都说斗转星移,都说沧海桑田,都知道谁也拗不过时间,拗不过岁月的冲刷,更何况时间的纵轴都是以千百年作刻度的。

然而,千年古瓷都——德化似乎特别受上天眷顾,受时空庇佑,在今天繁华、现代的德化,在全县80%的陶瓷企业填满宝美、诗墩、鹏祥、城东等县城多个陶瓷工业园区的今天,只需稍稍移步,在距离县城不过6公里的三班镇泗滨村梅岭窑遗址,人们便可以切切实实地听到、看到、触摸到千年古瓷都昔日的制瓷场景。

梅岭窑遗址是德化现存古窑址类型最多、最具连续性的外销瓷窑遗址,在祖祖辈辈以瓷为生的德化人民的守护下,如今,遗址内还残存部分保留较为完整的窑址,主要有:龙窑、分室龙窑、横式阶级窑、大窑等类型,几座横式阶级窑和龙窑的窑头和窑尾还依稀可见。透过它们,我们仿佛看到了古代瓷都的繁忙景象,感受到了古代瓷都的历史风韵,体会着古瓷都的一呼一吸。

梅岭窑再现古瓷都现场

走进梅岭窑址,记者每跨一步,都分外小心,生怕自己一个不小心就踩碎了一个“海丝”故事。梅岭窑址三面环溪、北靠大山,古窑依山而建,沿梅岭溪2公里的范围内,沿溪流而上可分为内坂窑片区、大垄口窑片区、梅岭窑片区,在三个片区内,只要拨开杂草或表面土层,便能清晰地见到,大面积堆积的瓷片,厚达2至3米,破败的窑壁两侧,连续不断的窑火痕迹明显。沿着溪流而下,还保留着完整的生活区和水碓加工区,窑址直通村落。放眼望去,昔日村落窑火鼎盛的情景还依稀可见。

陪同记者采访的德化县文体新局局长陈金殿介绍,早在晚唐时期,这里就已经开始生产陶瓷了,有泗滨归德场(德化县前身)场长颜仁郁在《赞神曲》的诗作为证:“村南村北春雨晴,东家西家地碓声。”这里的“地碓”就是当时泗滨等陶瓷产区加工瓷土的设施,由此可知当时泗滨村生产陶瓷已蔚然成风。

为何这小小的泗滨村,陶瓷产业能如此风生水起呢?这还得从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说起,泗滨村靠近德化最优质瓷土的产地观音歧,林木资源和水资源都十分丰富,便于制瓷、烧瓷就地取材,这为梅岭窑的发展奠定了不可多得的先天基础。陈金殿告诉记者,最鼎盛时,梅岭窑场100多间工场作坊、30多座窑炉同时投入生产,这些古窑生产的各式陶瓷源源不断地由人工经山路挑至永春后,经桃溪沿晋江东溪顺流而下,送至刺桐港装船出海……

也许在人们的记忆里,对屈斗宫窑的印象会更深一些,然而,发现于1976年的屈斗宫窑址,它属于由龙窑发展到阶级窑的一种独特窑炉类型——“分室龙窑”,窑炉结构种类单一,窑炉的规模和数量都不足展现昔日德化大规模外销瓷的盛境,从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这个层面去审视,国家文物局专家向德化提出寻找更具代表性窑址的想法。

去年4月份,在德化县文管办“申遗”保护中心主任连明森的带领下,申遗考察专家组到梅岭窑址实地考察。“在城镇化加速发展的当下,德化竟然有保护得如此完好的古窑址!”对于这一次的考察,专家组十分满意。

德化古窑址虽说遍地都有,然而要选出这样的代表性的古窑址也并非信手拈来。德化窑遗址早在1988年就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但界限都是概念性,大多以山头和路为界,没有明确的坐标点。为了更好保护这些窑址,福建省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泉州市博物馆、德化县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局联合组织调查队伍,对屈斗宫德化窑遗址的具体分布地点以及范围进行调查、确认。

“每天都在山上爬,整整花了两年时间才将每个窑址一一界定范围,并标示清楚!”连明森回忆说。在大家的努力下,德化最终将此前概念性的64处窑址,明确为从宋元到明清的46处屈斗宫德化窑遗址,泗滨村的梅岭窑址是其中一处。

所以,当国家文物局专家一提出另挑窑址的要求时,天然斜坡稳定性较好,未受不良地质灾害威胁,遗址区内人类工程活动的破坏较少,而其窑址的连续性以及窑址类型的丰富性的梅岭遗址一下就展现在专家面前。

“天生丽质难自弃”,这个从宋元时期延续使用至上世纪70年代、且周围生产作坊、瓷土加工水碓等仍保存较好的梅岭窑址,在沉默了40多年之后,终于粉墨登场,惊艳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