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久弥新石湖港

泉州企业家杂志

历久弥新石湖港

泉州企业家杂志(本刊记者 林雅萍)位于石狮蚶江石湖村的林銮渡(石湖古港),以唐代大航海家林銮命名的,当年郑和下西洋的舰队曾停靠在这里,在渡口的淤泥中,曾经挖掘出郑和下西洋船队遗留下的重达758.3公斤的铁锚,现收藏在泉州海交馆。

面对茫茫大海,古老的林銮渡凭借天然的大礁石,仅在石坡上简易地凿有石阶数步,在最早的海港栈桥上,千年前,穿梭不息的“香舶”在这里靠岸,各国商贾、水手们纷至沓来……

千年之后,赓续“林銮”的海丝精神,万千集装箱轮船,从毗邻林銮渡的石湖新港再一次出发,驶向浩瀚的海洋,“海丝商路”繁忙依旧……

李国宏:痴心追寻“林銮渡”

唐开元八年,大商人林銮建造了石湖码头。码头呈曲尺状,南北走向,为花岗岩条石顺海岸砌筑布成。北宋元祐年间,侍禁傅璡在码头左侧建石构岸平梁栈桥“通济栈桥”,将海岸与海边的一块巨石相连接,成为一个颇具特色有“顺岸码头”,并在巨石临海的斜坡上开凿多条石级道路,以便装卸货物。大礁石上,人工凿出的踏步和船缆的栓孔如今清晰可见。

码头尽管简易,但在石狮市博物馆馆长李国宏看来,它承载的是林銮等古代泉州海商们探索未知世界的“开创精神”,后世称之为“林銮渡”大概也与此有关。

多年来,李国宏沉入卷帙浩繁的史料中,将散落其中与林銮渡有关的“历史碎片”进行缀补,找寻林銮渡的点点滴滴。

李国宏发现,林銮建“林銮渡”的初衷是为了开辟泉州通往古渤泥国(今文莱与加里曼丹岛西北部)的香料商路。因为渤泥出产降真香、黄蜡等香料,是当年泉州港畅销的舶来品。

然而,从泉州到渤泥必须横跨大洋,由于当时航海条件、技术和经验的局限,古代帆船出海多沿海岸线行驶,未有人成功穿越过大洋。然而开往渤泥的航线中,就有一半的航线必须穿越南海。

渤泥香料的诱惑,未知航海的挑战,拨动着具有航海家冒险特质的林銮的心弦,林銮在多方准备之后,决定“试舟渤泥”。千辛万苦、劈波斩浪,林銮的船队最终靠岸渤泥,此举一下子将林銮推向中国穿越大洋第一人的巅峰。

此后,无数中国商船沿着林銮开辟的航线驶向渤泥,中国与渤泥之间的通商和交流逐步深入。

宋元丰五年(1082年)二月,渤泥国王锡理嘛若派遣使者到朝廷进贡,回程前,渤泥使者向朝廷请求从泉州乘坐海舶归国,获得了朝廷的批准。可见,此时的泉州与渤泥的航线已是举国皆知。不仅于此,据载,每每从中国去往渤泥的商船中,都是会携带一两名大厨同行,因为渤泥国王非常喜欢吃中国菜。

元代航海家汪大渊曾两次从泉州乘船去周游列国,他在《岛夷志略》一书中介绍到,当时的渤泥人非常敬爱唐人,如果唐人在渤泥喝醉了,渤泥人会主动将唐人扶回住处。这一文字详尽地记载着当时中国人与渤泥人之间的友好和谐。

石湖村:全员守护“林銮渡”

深陷淤泥的大礁石被水泥球场替代了、一方方不胜枚数的养殖池布满渡口……岁月风雨的冲刷,谋生方式的改变,昔日番人穿梭的林銮渡被无情地掩盖着,以致于国家文物局专家兴致勃勃地去考察大名鼎鼎的林銮渡时,不容分说地将将林銮渡摒除在外。

林銮渡进不了海丝申遗的考察点,这让泉州各级政府感到诧异,更让世代依海而生的石湖村上下惊醒。还原林銮渡的旧貌,成为了从上到下的呼场和共识。

从毫不知情,到知而后觉,石狮石湖村书记郭志猛与全村百姓一起,慢慢走到了修复“林銮渡”的第一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