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从哪里来。一手抓盘活,通过持续推进城市改造更新,每年盘活低效用地1万亩以上。目前,晋江正在推进城市总规、土地利用规划、产业规划等“多规合一”,进一步优化土地开发格局,促进集约节约用地。
钱从哪里来。确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求平衡、滚动发展”的经营运作思路,积极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模式,有效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和“一把米”效应,建立起可持续、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实现政策性融资、发城投债、土地出让收入和社会投资“四轮驱动”。4年累计筹措544亿元城市建设资金,带动500多亿元社会资金投入,有效保障项目快速推进。
立足精细化,加快创新社会治理。通过建设“一个基础、五个中心”,整合资源,提高效能,精细管理,初步构建起“智能、精准、综合、高效”社会治理体系。“一个基础”,就是网格化。晋江在福建省内率先建立市镇村三级网格化模式,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并投入近3亿元建设11万个监控视频,覆盖城市各个角落,及时、就近调度管理资源,为群众提供高效的公共服务和市场化的专业服务。“五个中心”,包括社会治理应急指挥中心,建立“一中心多平台”指挥系统。
总结回顾晋江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探索实践,我们深深感到,新型城镇化须注重内涵式发展,强调统筹协调、可持续,坚持以人为本,让城镇化真正造福百姓、推动发展。关键是处理好以下六组关系。
既要“见物”更要“见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为民建城,把造福百姓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放在突出位置,加大民生投入,完善民生体系,让群众享有更多优质、公平的服务保障,让每个人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既要“造平台”更要“强支撑”。城市是平台,产业是支撑。没有产业,城镇化就不可持续。坚持走“产城互动、融合发展”的路子,注重发展产业,有效解决就业,避免农民一进城就失业,让进城农民真正过上幸福的生活。
既要“百姓富”更要“生态美”。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把握这一要求,理应坚持生态优先,将绿色、节能、集约、可持续等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防止城市生态恶化,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实现“百姓富、生态美”和谐统一。
既要“现代气息”更要“传承文化”。城镇化是城市现代化的过程,但现代化不是“千城一面”,不是推倒重来。应把文化传承贯穿新型城镇化全过程,像爱惜生命一样保护好文化遗产,焕发地域文化新的生机和活力,让出外的人找得到儿时的记忆,让外来的人找得到城市的文脉。
既要“规模效应”更要“品质提升”。城市建设,功能品质重于规模形象。坚持“品质至上”,更加注重完善城市功能,通过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的建设,提高城市承载力,有效吸纳人口、集聚人才,让城市更宜居宜业。
既要“建好城”更要“管好城”。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社会治理压力不断加大,一些地方甚至出现“城市病”。破解这一难题,须按照“智慧城市”的发展方向,强化精细化管理,推进市场、政府、社会、法治“3+1”综合改革,创新社会治理和城市管理模式,构建起制度先进、智能高效、精细精准的现代化城市治理体系。(本文刊载于《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