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经济开发区企业——361°(中国)有限公司的图书馆一角 宋春兰/摄
361°(中国)有限公司可容纳3000人同时用餐的职工餐厅 宋春兰/摄
晋江经济开发区企业里娱乐设施、健身设施、心理疏导设施一应俱全 宋春兰/摄
晋江经济开发区企业里娱乐设施、健身设施、心理疏导设施一应俱全 宋春兰/摄
晋江经济开发区企业里娱乐设施、健身设施、心理疏导设施一应俱全 宋春兰/摄
作为一个县级市的经济开发区,本以为只是单一的发展经济。而占地面积达203平方公里、版图占晋江1/3的晋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把一个区当作一个城来谋划,投入30多亿元补上商业、文化、企业总部这一大课,建设宜业、宜居、宜商产城城乡一体的一流开发区,在普遍出现用工荒的当下,这个开发区不仅能招足人,而且能留下人,留下人心。不仅避免了每年人工大迁徙的窘况,而且培育起了一批又一批的新晋江人。
“21世纪的决定性力量是美国的高科技和中国的城市化。”这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尤金?斯蒂格利茨早在2000年就发出的预言。如今这个预言至少对了一半。城市化已经成为中国新的增长极。
问题是,如何城市化?怎么做、谁来做、做什么,无一不是值得探讨的细节。尤其是这其中政府与市场间的分工、协作又该怎样进行,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福建省晋江市,一个率先工业化的县级市,正在经历着这样的历史过程。
和多数开发区一样,晋江经济开发区从5.8平方公里的一片工厂,发展到今天的203平方公里的一方城市,只用了13年。那么问题也随之而来,比如仅五里园和安东园两个园区,就活跃着6万多名产业工人。他们如何生活?孩子如何上学?老人如何就医?年轻人如何休闲?
“产城一体”,这就是晋江经济开发区的新思路。至少从记者初见谢永彬、郑育焕时,便对“产城一体”有了形象的认识。
采访那天,郑育焕晚到了。风风火火一进门,郑育焕也不需要人招呼,就自然而然地坐到谢永彬身边。忙着给记者介绍情况的谢永彬,拍了一下郑育焕的腿,算是问候。看着谢永彬无暇他顾,郑育焕便习以为常地拿起茶壶,又是泡茶,又是倒水,俨然如主人般忙碌起来。
谢永彬、郑育焕,互不客套的两个人,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身份:一个为官,一个为商。前者,福建省晋江市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后者,香港上市公司蜡笔小新公司总经理,兼晋江经济开发区商会会长。
工业园谋升级
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无为而治”,已经不适应当下的晋江经济管理。从无为到有为,晋江便踏上了理性的、现代的晋江之路。
晋江经济,从三闲起步,以家庭小作坊、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开始,天生经商细胞活跃,加上政府实行不限制、不压抑的无为而治,晋江迅速成为“福建龙”,经济实力连续多年稳居福建第一。敢字当头的原始冲动,和不限制的无为而治,不可能一劳永逸。
如何从自发到自觉,从简单的无为到超前的有为,使晋江踏上理性的、现代晋江之路,也许13年前的 2000年是个分水岭。因为,那一年,以农村工业化起步的晋江在全市推动“四个集中”(耕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小城镇集中、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居民向现代社区集中),晋江经济开发区的前身——五里工业园区正式启动。
与之前后相随的是,晋江市在“质量立市”之后,又相继推出了“品牌之都”、“产业集群”、“企业上市”等一系列促进微观企业、区域经济现代化的多项重大举措。郑育焕告诉记者,他的蜡笔小新食品企业,有幸经历了这一过程。
或者说,有幸经过了那一番洗礼,“蜡笔小新”才能成为“中国驰名商标”、联交所上市企业。因为企业所在的罗山镇缺塘村离晋江机场较近,“企业迟早要搬走”的想法,使蜡笔小新顺理成章地成为第一批进入五里工业园区的企业。郑育焕自己也没有想到,当初的“搬家”,会让蜡笔小新迎来了一次洗心革面。哪怕最初的感觉只是从经销商对企业的信任程度大幅提升开始。“
企业在村里,经销商想跟你做生意,从来都不敢通过银行把货款转账给你。怕被骗!都是拎着现金,看到货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郑育焕至今还记得当年的情形,“进了园区,不仅经销商对我们的信任度大大提升,而且来与企业合作的经销商的档次也提高了,一些有实力的经销商愿意跟我们合作!”
那时的蜡笔小新,虽说拿了50亩地,其实真正用上的不过10几亩,但这丝毫也不影响蜡笔小新的与时俱进——2002年,郑育焕响应晋江市政府打造“品牌之都”的号召,请了明星给“蜡笔小新”做代言、打广告,郑育焕带着这个品牌,先后将企业办到了成都、安徽、天津……
经历了这一切,郑育焕自己也脱胎换骨了,他说,过去办厂,只想赚点钱,过过日子,如今,丰衣足食了,就想着怎么把品牌带出去。这不,昨天的他,刚刚参加完在迪拜举行的全球最权威、最专业的食品展返回。当然,今天的五里工业园区,早已升格为“晋江经济开发区”,已从最初的5.8平方公里,扩大到一区13园,203平方公里。
今天的决策,无疑会影响未来的发展,有所区别的只是正积累或负积累而已。当时的决策者曾说,不要让今天的成绩,成明天的成本。而郑育焕商海沉浮,似乎给出了答案。五里工业园区,和当年几项决策一起,共同吹响了晋江经济现代化的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