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泉州高考将拉开帷幕 解读考场规则(附应试攻略)

泉州晚报

历史 注意审题打腹稿再答题

■泉州十五中高三历史备课长一级教师 郑锦庆

泉州十五中历史高级教师 陈春红

高考历史科的复习策略和应试技巧要围绕“突出主干,回归课本,夯实基础,强化技巧,注意规范”。

在最后冲刺阶段的复习,要对知识进行重新梳理,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考生不妨利用课本目录形成对课本知识整体把握,通过梳理知识的坐标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并把握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在考前可以跳出题海,回归课本。依据《考试说明》的要求重视历史概念、特征,结论及史观。此外也要夯实基础,对照《考试说明》的内容逐一落实、快速浏览,不放过地图、插图、注释、诗词、引言、典故、图片等在内的知识点,将重点内容整理、默写到笔记本上,还要通过少而精的练习巩固复习。其次,翻阅以前的错题,看看自己最容易做错什么题目,落实还没有巩固的相关知识点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考试时则要注意关键词的筛选,因为这些都是答题的切入点和给分点。对此可以关注《考试说明》里的基本题型、主要示例和附卷,可以窥视高考命题的走向,洞察高考信息。例如,选择题要审清4个要素,即时间、答题主体内容、条件限制、考查核心等。做材料题时要注意3个特点:一是图表数据越来越普遍,涵盖内容越来越广泛丰富,这反映信息社会的特点与要求;二是材料与填空、选择、问答各种题型融合;三是材料的内容可以是跨学科的综合。

另外,考试时也要注意规范。首先要注意审题打好腹稿再下笔。其次注意语言的表达,恰当运用学科术语,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地表达对于考试成功至关重要。第三是答题时要注意要点化,段落化,简洁明了。第四注意卷面整洁,字迹工整,在考卷区域范围内答题。

地理 科学分配答题时间

■泉州市城东中学地理教研组长 姚秀敏

在高考中,地理科目应试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科学分配答题时间。地理的试卷结构大家都很清楚,关键是合理分配好每个题目的答题时间,一般建议15分钟内完成11题的选择题,30分钟左右完成两个综合题,5分钟完成选做题,千万注意珍惜答题时间,不为个别题的过度思考而耽误后面的答题。

二是突出地理学科特色。地理是个注重基础、联系生活、体现时代、强调综合、重视逻辑的学科,复习过程中要注重基础、重视区域定位、区域分析,并把所掌握的地理规律及原理与实际的日常生活、时代信息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能应用所学的地理原理及规律说明分析地理问题。

三是从容应试。认真审题,仔细阅读文字、图表材料,提取相关信息,明确题目设问要求。无图不成地理,要学好地理,头脑中要有几幅最基本的地图,如世界气候、世界洋流分布图等,做到答题时“思有所依”,从全图想到局部,从位置想到自然特征,从自然特征想到人文特征。11个选择题一般设置为5个题串,一个题串就是一个思维链,做题时要能迅速地从相关图文材料中提取信息,尤其是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并能及时而准确地作出判断,若思考时觉得难度太大,宁可先放弃,千万不要耽误后面的答题。而综合题的解答,图文材料及题目的阅读是重中之重,题目的设计指出了答题的方向及答题的“度”,而图文材料中往往就隐含着答案,有些题目的答案甚至是材料归纳再加逻辑分析,或是读图“说话”。最后还要注意答卷时工整书写、规范表达,答题要有条理性、逻辑性。

物理 重视题中关键词和数据

■泉州七中物理组备课组长 詹茉莉

高考物理要取得好成绩,关键在于知识、技能、体力和心理素质等诸方面的综合素质。拿到试卷后,切勿急于答题,用5至10分钟时间快速浏览一遍所有试题,首先要看试题说明要求,还要看清共有多少道题,进而确定哪些题先答、哪些题后答的答题顺序,并计划具体的答题时间。

解答物理选择题时,要注意每一选项都要认真研究,选出最佳答案,当某一选项不敢确定时,宁可少选也不错选。注意题干要求,让你选择的是“不正确的”、“可能的”还是“一定的”。要相信第一判断,并且灵活应用平时做选择题时常用的方法,比如说极值法、特殊值法、图像法、巧用推论法、整体法与隔离法、筛选法等都可以应用。

物理实验题一般采用填空题或作图题的形式出现。作为填空题,数值、单位、方向或正负号都应填全面。其中常规实验题,主要考查课本实验,解答常规实验题时,这种题目考得比较细,要在细、实、全上下足功夫。而设计型实验重在考查实验的原理。要求考生能审清题意,明确实验目的,应用迁移能力,联想相关实验原理,如在设计电学实验时,要把安全性放在第一位,同时还要尽可能减小实验的误差,避免出现大量程测量小数值的情况。

高考物理计算题分两种,第一种是力学范围内的综合计算题,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考查了运动学、动力学、功能关系等问题,是力学问题的综合。第二种是考查电场、磁场中运动的带电粒子的综合性问题,不管何种形式的计算题,其基本情况都可以归结为力和运动的关系问题,只要分析清楚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找出各个分过程的运动情况,对各个分过程列出相应的公式,注意分过程的连接点即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在做题时,考生对于每道计算题要先认真读题,弄清楚基本题意。在审题的时候要特别重视题中的关键词和数据,如静止、匀速、最大速度、一定、可能、刚好等,还应从题目附图中查找,即要多角度、无遗漏地收集题目的信息。

化学 填空题力争“既对且全”

■北京师范大学泉州附属中学高三化学备考组组长 吴琳彬

在做理综试卷I卷中化学题单选题,要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仔细考虑各个选项,把选项与题干、选项与选项之间区别联系看清楚。合理采用排除法、比较法、代入法、猜测法、极值法、估算法等方法。解答选择题时,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每个答案要有足够的理由说明其正确与否;第二对有疑问的答案可先避开,先找出正确或不正确的答案;第三将文字语言转化成化学用语、基本规律、解题所涉及的基本公式等(一定要在草稿纸上或试卷上列出,不可凭空想像);最后一定要注意答案的要求,例如“正确与不正确”、“最大与最小”、“由大到小”还是“由小到大”、“离子总数”与“分子总数”等。选择题的答题方法是多样化的,既能从题干出发做题,也能从选项出发验证题干作答,合理地选择解题方法,快而准地找到答案,将做选择题的时间尽可能压缩到最短,为解决后面的大题腾出更多时间。

做填空题时审题要慢,答题要快。答题的次序应尽量做到先易后难。书写要规范,层次分明,要点清晰,重点突出,力争既对且全,把该得的分都得到手。另外,考生在答题时丢分较多主要有两个题型:工业流程和实验题。对于解工业流程题,要解决好三个问题:首先要读懂题目,即题目开始用文字叙述的部分,弄清楚化工生产的目标产品是什么。其次要读懂工艺流程图,即从第一个流程开始沿着流程图读到结束,弄清楚每一步流程中的化学变化和化学操作。第三,针对问题作出回答。第二个问题解决了,第三个问题便会迎刃而解,只需要考生注意使用化学用语的规范性,尤其要注意原理性描述语言跟操作性语言描述的区别。对于解实验题,只要从实验原理入手,结合具体实验题目的特点,根据题给信息,认真审题,抓住题眼,就能很快地理顺解答的思路和方法。

生物 回归教材灵活应用

■泉州第十一中考生物组一级教师 张小翠

2016年的生物考试大纲说明与往年相比并无明显变化。从近几年的新课标Ⅰ看,生物试题难度较低,考生易上手,容易得高分,但考生应注意,试题相对简单,评分标准会适当提高。

生物的非选择题中,一般考查的是“四剑客”,即细胞代谢、遗传的基本规律、动物或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种群群落及生态系统。在考前的复习冲刺阶段,考生要合理分配精力,抓重点,重视核心概念、基本原理的复习。而选择题对应的知识点可明确在课本上找到、非选择题中相关内容的考查,多可用教材语言回答,对此,考生要注意回归教材。关于遗传题,其重点考查遗传学基本原理及应用,一般不涉及复杂的变形和繁琐的计算,备考时要深入理解原理并努力做到灵活应用。

考试答卷时要掌握答题技巧,从容答题。利用阅卷时间浏览整个试卷,了解试卷的题型难易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确定答题策略和答题顺序,一般先易后难。要认真审题,挖掘一切有用的信息。因为生物选择题在理综卷的最前面,刚开始答题,还没有完全进入状态,所以建议考生“两遍读题”。第一遍,快速阅读,划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度,进一步读取题中的有用信息。要根据题目考查的关键词,努力搜寻教材相关内容是解题的关键。

在完成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也就是题目的题眼。把它勾画出来,让它在你的思维中凸显出来,就像一盏明灯,指引你正确作答。也要准确定位“知识点”,假如考生能找到“题眼”,准确定位教材知识,意味着取得了一半的成功。同时也要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去寻找和组织答案,并且由于生物学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试题的答案要求用规范的生物学术语进行描述,答案尽量做到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怎样考高分 学长学姐来支招

核心提示

高考即将到来,如何在高考中发挥出最佳水平?取得高分的“秘籍”是什么?这是许多考生和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为了给考生提供参考,本报特地邀请在去年高考中取得高分的学长学姐介绍经验,希望能给考生带来“正能量”。

人物名片 蒋书凝,2015年高考文科总分655分(原始分),泉州市高考文科第一名,毕业于泉州五中,现就读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2016年高考下周二拉开帷幕→高考攻略

高一时听学长学姐描述“高考那两天的感受”,有一句话后来时常在我心中回响:“原来把高考想象成要去斗争的恶龙,但最后真实的感觉却是和高考道一声你好呀,然后握握手,两天就过去了。”

在最后几天中,我们难免对未知感到忐忑,希望能以过来人的经验帮助你们放宽心。在我的心中有“三个相信”:相信自己三年的积累,这个想法让我不再去担心自己的考场状态;相信无论高考的结果如何,未来都是明亮的,这个想法让我不再去纠结高考的可能结果;相信只要能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就比很多发挥失常的人要好了,这个想法让我不再为还没有复习好、还没有训练好的部分而恐慌。遗憾和失误在所难免,每个人都需要提前预留一部分空间,无须苛求自己。

临考前在保持平稳心态的同时,还有这些事可以做:保持做题训练,并且尽量在训练时段调整到最好状态,以增强信心。翻看具有高价值的模拟卷,比较分析知识点、易错点,可以在脑海中过一遍思维过程,以接近标准答案的思路。将发挥不佳的卷子作为反思学习的材料,将发挥较好的卷子留着在最后看。使用以前准备好的较为精炼的提纲(如文综知识架构)进行思路整合和最后一遍查缺补漏,不建议读全新的材料。

从具体学科来说,对于语文,可适当记诵基础知识和作文素材,整理一些自己满意的作文,分析其套路。对于数学,可把做过的经典压轴题拿出来,在扫一遍答案的情况下尝试自行说出其考点、技巧点、易错点,但更重要的还是看自己曾经失分过的基础题,找出原因。对于英语,可复习重要词组、句式(尤其针对完形填空和作文),阅读理解可以回看一些过去考卷中有疑义的题目,尝试理解其逻辑。对于文综,要把握考题的共性与个性,在回顾基础知识框架的同时,从近期考卷中整理新鲜、符合出题趋势、效率高的答题常用术语(比如政治题常见的知识点组合方式、新政策,历史描述类/分析类/评价类分别对应的常见对象),这个过程旨在使“语感”与考题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