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一些公共场所即便设置了第三卫生间,也存在使用率不高的情况。
6月21日,记者走进北京地铁五棵松站第三卫生间内看到,里面除了有便于残障人士如厕的扶手外,还专门设置了儿童如厕空间,配置儿童马桶,安置了婴儿护理台,设施齐全。记者在外观察了半个小时,没有乘客进入第三卫生间。
保洁人员介绍说,平日里很少有人使用这个卫生间。几位带孩子的家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自己根本不知道地铁站里有第三卫生间,也不知道第三卫生间有什么功能和作用。
此外,记者注意到,一些第三卫生间还存在标识模糊、锁着门、里面堆满杂物等情况。
不少设有第三卫生间的场所只有无障碍卫生间的标识,还有些只有一般卫生间的标识,如果不走到厕所内部,就不会知道厕所的具体配置。如天津大悦城有些楼层的公共厕所,上面明明有无障碍卫生间的标识,但进去后发现只有带着台阶的男女厕所。
在天津一商场,有保洁员告诉记者,第三卫生间的使用人数不多,里面设施又多,容易损坏且打扫起来比较麻烦,于是逐渐被荒废了。
关注成本空间问题,积极寻求多种方案
公共厕所是反映城市文明的一个重要窗口。随着“厕所革命”的深入推进,各地各部门越来越关注第三卫生间的问题,用实际行动为民办实事。
河北保定近期以创建卫生城市为契机,新建改造城市公厕347座,第三卫生间等成为标配,让品质生活更“方便”。去年,山东济南天下第一泉风景区完成了大明湖景区烟雨堂、超然楼和南丰祠、明湖居以及趵突泉景区南门5处卫生间的改造提升,主要包括墙地面更换、增加女厕位数量、新风系统、增加第三卫生间等。
据交通运输部消息,自今年6月8日起至12月31日,交通运输部将从增加厕位数量、完善卫生设施、加强保洁管理等方面,持续深化公路服务区“厕所革命”专项行动,合理增设第三卫生间,完善儿童如厕设施,满足异性家人陪侍使用需求。
就如何进一步推进第三卫生间的建设和使用,多位受访者提出,除了加大建设力度之外,还要做好宣传工作,让大家知晓第三卫生间的存在和功能;要设计浅显易懂的指示标识,张贴在人们容易看到的地方;要及时对第三卫生间的设施设备进行保养维修,做好清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