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卫生间认知度弱 存在使用率不高的情况

扬子晚报

数量不足认知度弱,标识模糊利用率低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人在谈到异父母带孩子上厕所难时,都能产生一定的共鸣,认为应当设置类似第三卫生间的卫生场所。但同时很多人都没听说过第三卫生间,也没有使用过第三卫生间。

实际上,早在2016年年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修订的《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就要求,城市中的一类固定式公共厕所,二级及以上医院的公共厕所,商业区、重要公共设施及重要交通客运设施区域的活动式公共厕所,均应设置第三卫生间。

2016年12月,原国家旅游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第三卫生间(家庭卫生间)建设的通知》,要求全国5A级旅游景区都应配备第三卫生间。

但记者走访北京、天津、安徽等地的多个商场、室外公共厕所、交通枢纽站、体育馆发现,第三卫生间的数量相对较少。据媒体报道,截至2018年年底,即便是上海这样的大都市,公厕第三卫生间的配置比例也仅为14%。

6月24日,记者来到北京市朝阳区某医院,在就诊大楼转了一圈发现,该院仅设置了一般的男女卫生间,男士卫生间里设置了一个无障碍厕位。有异子女带年老的父母来上厕所,有的老人行动缓慢,但也只能自行上厕所。

6月28日,记者来到天津大悦城,经咨询商场服务人员得知,这里二层南区和四层设有母婴室和亲子卫生间,都能够作为第三卫生间使用。但记者走访了商场一至五层公共厕所,均未发现上述设施。无障碍卫生间也不是每个楼层都设有,且多个无障碍卫生间出现不亮灯、正在维修等情况。

当时商场人很多,许多家长都带着孩子,其中不乏异家长。大家上厕所的办法基本一致:请保洁员或店员带自己的孩子去上厕所,实在不行就自己带。

谈到第三卫生间,不少人将无障碍厕所视为第三卫生间。

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周伟介绍说,无障碍厕所和第三卫生间在建设标准、设计、标识以及适用人群等方面都有所差别。例如,无障碍厕所会配有专门的无障碍设施,如安全扶手等,而第三卫生间的建设标准与此并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