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是怎么泄露的?骚扰电话背后套路竟这么深

厦门网

刚买完房,就有人打电话问装修。刚买完车,就有人打电话问保险。孩子一上学,补习班电话一个接一个。

一次两次你或许还会心平气和地接一下,可骚扰电话接得多了,相信再好的脾气也会心烦气躁。

那么,问题就出来了,这些骚扰电话是从何而来,别人又是怎么知道我们的个人信息的呢?我们做了什么,这些推销的商家又是怎么知道的呢?而且还不只是被一个人两个人知道。这背后又有什么样的猫腻?

日前,工信部、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等13部门印发《综合整治骚扰电话专项行动方案》,决定自2018年7月起至2019年12月底,在全国开展综合整治骚扰电话专项行动。

案例

三年前买房,现在还接到中介电话

家住思明区民族路的市民林女士告诉导报记者,她于2015年通过中介在海沧区某小区购买了一套二手房。她找了3家中介,跟其中一家成交。“很奇怪,从那以后就有无数家不同的中介给我打电话,推荐房源,我说我都买了你们怎么不知道。然后他们就问我有没有考虑再投资一套,莫名其妙。”

起初她认为这样很正常,毕竟在3家中介留了电话,“可能他们的客户资源是共享的吧,跟他们说我买好了,不需要了,快把我电话删掉,但他们还是拼命给我打就很烦了”。

与林女士有同样遭遇的,还有阮先生,“这一两年骚扰电话特别多,不是卖商铺,就是问卖不卖房”。让他困惑和忐忑的是,对方一开口就能叫出他的姓氏,有些甚至连他家住址都知道。“我也反问过他们是哪一家公司,怎么知道这些信息的,但都不会说。”

几天前,他接到一个电话:“你好阮先生,我们在漳州港这里有性价比很高的商铺,您有没有考虑进行投资?”当时他正在办公室,低声问:“你是哪家公司?怎么知道我的电话?”没想到对方嗯嗯啊啊就是不说,然后把电话挂了。

市民赵女士说,不久前接到一个商铺推销电话,就因为“嘴贱”多打听了几句,结果现在每天都会接到几个推销电话,“把号码屏蔽了他们就换其他号码打,很烦。现在一看到陌生号码第一反应就是推销,又不敢不接,万一漏掉客户电话就麻烦了”。“有一次一个下午一小时接到3个,这已经不是推销,是骚扰了。”赵女士也曾向通讯公司咨询,能否提供骚扰电话“自动挂断”服务,但对方表示,无权限进行这一业务,很可能是电话营销公司通过特殊渠道订购的服务,但他们不是司法机关,无执法权。

调查

100%受访者都接到过中介电话

根据导报记者调查,近日受访的30名厦门市民中,八成的人表示“经常”被中介电话“轰炸”,24%的人则“偶尔”接到中介的电话,选择“从不”的比例为零。也就是说,100%的受访者都有过接房产中介电话的经历。

市民蔡先生属于接到中介电话就“迅速挂断”的类型,他说:“我根本没有买楼和租售的需求,所以一听是中介就挂断,免得浪费时间,特别是工作时,接到这种不相干的电话很是恼火。”

不过,周女士认为,直接挂断电话不太礼貌,“我自己也是做销售的,大家做一份工作也都不容易”。她通常会等中介问完话才说“没有需求,谢谢”。

选择“耐心听完”的受访者中,有出于礼貌的,也有对中介介绍的楼盘真的感兴趣,同时自己也有需求的,那就“不妨听听”,还有少部分是担心直接挂电话会让对方以为是通讯问题,再度打来,又要多一次被扰。

业主担忧信息是如何被泄露的?

一般来说,去中介登记买卖房信息的业主,会在短期内接到大量中介电话询问。然而,此次导报记者调查显示,仅有不到一成的人在中介登记过,也有近三成的受访者表示“很久之前登记过,已租售出手仍接到电话”,但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从来没有登记过”。

既然从来没有登记过,中介经纪是如何得知业主个人信息的?对此,不少业主表示了担忧。房源和业主信息是如何被泄露的?面对导报记者提出的这道“多选题”,近四成的受访者认为是中介“共享”信息,近四成的人觉得是网络信息被中介获取,近三成的人认为是小区物业透露,近五成的人认为是消费和信贷信息透露。

对此,有近半的受访者“比较介意但不打算追究”,另有三成的受访者“非常不满,想追究但不知道怎么做”,其余的人则表示“投诉过但没有解决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认为“无所谓”的受访者为零。

揭秘谁泄露?

业主信息被泄露的渠道有很多 几千元可买下一整个楼盘信息

在追查业主个人信息泄露渠道的过程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从业人员告诉导报记者:“据我所知,中介主要是从一些物业公司或者是其他中介那里买到房源和业主信息。几千元就可以把整个楼盘的业主信息打包买回来。”

另一位知情人透露:“其实业主信息被泄露的渠道有很多,一些是从物业公司买到,还有一些是从中介那里买到。一些中介会收集一整个楼盘的信息,然后内部的员工就把它卖给其他中介。”

例如,在二手房中介领域,中介们互相交易房源和业主信息,价格也是有差别的。像那种“几千块钱买下一整个楼盘信息”的“广撒网”交易是“效率比较低”的,这需要中介一个个打电话,核实哪些是有效可售房源或是潜在客户。而热门小区或者房源比较优质的小区,在出售相关业主信息的时候,就是“按条计算的了,看情况而定,有些特别火的小区可能三房户型就那么3-4套可售的,这种‘精准锁定客户’的信息,价格当然贵”。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一个盘被A中介的员工私下交易给B中介,其中的原因可能是B中介的佣金比A中介高,然后B中介拿到的佣金A中介就要分成,“这种情况就不止是按条来卖钱的,还涉及分佣金的问题”。

谁在打?

门槛低,不少学生在兼职 一天大概能打300个电话

在一些招聘网站上查询“电话销售”岗位,导报记者发现不少招聘单位不限经验学历,任职要求低,以高薪提成、带薪年假、五险一金等似乎不错的待遇大量吸引用工,而对此需求量较大的领域,则主要集中在保险、理财、房产、教育培训等销售行业。

导报记者通过在某电话营销公司兼职的某高校大二学生小林,伪装成其介绍的应聘者,成功进入该公司了解情况。“您好,请问是黄先生吗?今天想跟您介绍一下我们某地产的……”话音未落,对方便挂了电话。小林似乎已经习惯,继续拨打着下一个号码。在这个30多平方米的房间里,还有十来个人和她进行着同样的工作。“一天大概能打300个电话。”小林告诉导报记者,电话营销是自己找的暑期兼职,每天仅有80元的基本工资。“刚来时有个简单的培训,讲授销售话术和基本要求。”小林摆弄着记满电话号的A4纸,笑着说其实只要按着固定的通话内容念就可以了。“如果成功,会有成交金额1.5%的提成,十分可观。”负责监管小林等人工作的经理说,电话销售岗位流动性很大,约一半都是来兼职的学生。和小林一起兼职的小卢(化名)表示,一般人接听这种电话都会拒绝,极少有直接在电话中就成交的人,因此自己工作一周多了,三四十个同事里面还没有人拿到过提成。

怎么打?

漫天撒网找“猎物”对目标客户可打上十多次

接着,导报记者以应聘话务员的名义,来到一家培训机构。这家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培训招生,很显然,高中学生的家长,是他们打电话的主要对象。

这些家长的信息又是从何而来的呢?工作人员一再强调,公司专门有人搜集家长的信息资源,至于这些家长信息的“来路”,只有公司的核心人员才知道。

用于推销的电话,用的都是公司配备的手机号码。“现在固定电话已经没人接了,手机号码信任度比较高,一般都会接起来。”公司的营销主管说。许多学生家长接到的教育培训类的“骚扰电话”,不一定是在培训机构公司里拨打的,有时候是在咖啡屋,有时候甚至在麦当劳。

在他们看来,这样“广撒网”的目的只有一个――尽可能大批量地邀约到客户面谈。按照公司规定,客户被分为四个等级:非常积极、意向一般、暂时不用和明显排斥。按照他们的说法,只要不是最后一种明显拒绝的,都会被列为他们的意向客户。

打电话并不是他们的主要目的,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把培训课程卖出去。按照要求,每个人每天的电话拜访量,必须达到200个。业内人士透露,这种看起来效率不高的方式其实利润空间巨大:电话销售人员的底薪一般较低,而用户信息购买价格并不贵,甚至能够反复利用、交换,所以总的成本极其低廉,一旦交易成功就能赚钱,而且即使没有立刻交易成功,也能起到广告宣传的作用,有利于培养潜在客户。该人士表示,对于目标客户,少则打几次电话,多则打十多次电话,营销成功率可以达到20%左右。

释疑

回拨过去往往是无法接通 他们如何做到“随机号码”?

市民们普遍反映,这些号码有的显示座机,有的显示“奇怪”的手机号。导报记者试着拨通了市民提供的几个号码,发现有个共同特点,回拨过去往往是无法接通或忙音。

有个电话,导报记者拨通后“嘟嘟”了几声,话务员就开始推销。“请问你们是哪家公司?”导报记者问,没想到对方还在一直推销“某某房地销售公司代理某某盘,现全球发售……”问了几遍,导报记者恍然大悟,这是录音广告。

就网络电话为何可以实现隐藏真实号码的问题,导报记者请教了毕业于厦门某高校信息安全工程领域的王博士。

王博士告诉导报记者,网络电话虽然借助于网络传播语音信号,但最后一段仍然需要“落地”,即由互联网接入电话网络。通常,这一落地的过程,是通过交换机来实现的,即交换机接收到用户来自互联网的呼叫请求后,再接入电话网络并将电话代为拨出,实现网络电话的最终联通。

据分析,上述所谓的“随机号码”,极有可能就是交换机外拨电话时使用的号码。比如说,网络电话运营商申请了某一号段的部分号码作为其最终“落地”时外呼的号码,那么,用户在使用网络电话拨打时,用了哪一条线路,极有可能在对方的手机上,就显示了这个号码。

而“95”打头的特殊号码,本意是取代“400”、“800”为商家企业提供全国统一号码接入的电话号码,由于其允许外呼拨打的特性、看起来更为正规,被拿来运营网络电话且最终被用于推销,不足为奇。

此外,他指出,从“随机号码”不断在变且能显示为香港等地的号码情况来看,不排除网络电话运营商在交换机中还“做了手脚”,即在号码呼出时,不断修改交换机的主叫号码,使得市民接到的电话真假难辨。

律师观点

被电话骚扰达三次以上就可报警

福建自晖律师事务所张嘉嘉律师认为:中介服务机构漫天撒网打电话拉客,是一种行走在灰色地带的营销模式。一家公司给你打一两个电话,没偷没骗,好像也不是什么大事。但是,社会上众多的销售机构都这么干,对用户来讲就不胜其烦、不胜其扰了。这种不请自来的骚扰电话已经成为社会公害,与其说是在提供服务,不如说是令人生厌的反服务。在一个诚信社会中,商家应该靠品质、靠服务、靠信誉来赢得客户,而不是强行推销。至于那些为了所谓精准营销而搜集、买卖、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则已经触犯了法律。

推销者如何获取市民信息值得深究。非法渠道获得公民个人信息,就可能触犯刑法规定的“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以窃取或者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刑法规定,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利用电话骚扰他人正常生活,只要达到三次以上,可以报警,要求公安机关立案查处。其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的规定。报案时,要提供对方的电话号码,录音,电话清单等。

对于电话骚扰问题,可以被动处置,将其设置为黑名单,使对方无法再骚扰。也可以主动出击维权,一是调取通话记录、进行通话录音获取证据,向公安报警,请求公安查处施以治安处罚;还可以凭相关证据,到法庭起诉,要求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相应损失。

目前,工信部加大了对骚扰电话和短信的打击力度,可以通过以下渠道投诉或举报:

1.收到含有涉黄、诈骗、贩卖违法物品、赌博等违法内容的信息,要立即向公安部门110报警平台举报。

2.收到其他不良、垃圾短信等信息,可向相关基础电信企业或工业和信息化部进行投诉、举报(如中国移动不良和垃圾信息受理平台10086999;中国联通客户服务热线10010;中国电信客户服务热线10000;中国网通客户服务热线10060;工业和信息化部不良和垃圾信息举报中心010-12321)。

数据

4.5万件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的数据显示,仅今年6月全国共收到的涉嫌骚扰电话的举报就有4.5万件,其中内容为贷款理财类、违规催收类和房产中介类的举报信息居前三位,占比超过50%

915亿元

◎骚扰电话给用户带来的危害不只是骚扰本身,还有经济损失。据统计,2016年到2017年我国有6.88亿网民因电话诈骗、信息泄露等造成的经济损失估算达915亿元,可谓是触目惊心。

[责任编辑:黄如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