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欧盟委员会官方网站消息,欧盟委员会近日公布报告称,去年,欧洲快速警报系统(RAPEX)中列明危险品的数量略有下降,且多数来自中国,但占比已比前年显著下滑。其中,造成窒息的玩具位列危险品榜首。
3月1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记者会。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表示,中国的产品质量状况有喜有忧。“我们的产品质量有很大的进步,但是也有不小的差距。”
欧洲快速警报系统生效于2003年,目的在于提供那些有问题的非食品类产品的信息在欧盟范围内的流通,以便各成员国对该产品实行有效措施,如拒绝入境和召回等等。目前,除了28个欧盟成员国以外,还有冰岛、列支敦士登和挪威也同样被纳入了这一体系。
在法国巴黎以北欧贝维利耶的一处中国服装批发区。(资料照)
报告声称,警报系统通报的大部分危险产品来自欧盟以外国家,一半以上来自中国。去年,来自中国被通报的产品占比为53%,总数为1069件。远远超过其他国家,不过比2015年的62%有明显下降。
报告指出,因警报而召回或下架的产品中,单项占比最大的是玩具,占26%,其次是汽车18%,再次是衣饰纺织品13%。
因警报而召回或下架的玩具中,最主要的危险是可能引发窒息,占39%,其次是含有害化学物质,占33%,再次是可能造成伤害,占11%。
欧盟委员会官网截图
来自德国和美国的被通报产品紧随中国之后,分别是126件及102件,但有158件制造地点不明。
此外,产自欧洲的危险产品占比为23%, 比2015年的15%显著上升。
欧盟表示,自从2006年以来,欧盟和中国在解决危险产品的问题上有定期的合作与交流。
近些年来,欧盟紧盯中国产品不放。据澎湃新闻消息,欧盟委员会去年4月25日发布了同样的危险产品报告:2015年全年,欧洲快速警报曾就安全问题发起过2072次警报事件,涉及玩具、服装、布料和时尚产品等,“中国制造”占到了这些问题产品的62%,而欧盟公民通过网络购买的大量危险产品也成为主要隐患。
据统计,去年欧洲境内约有65%的公民会在网络上通过跨境电商购买产品,许多产品均来自欧盟境外,因而得不到有效的安全检查。
与今年相似的是,玩具以及服装、布料和时尚产品是两大最为主要的引起警报事件的类别,被大量地阻止进入欧盟市场。其中玩具占到27%,服装类则占到17%,这两类产品在2014年也同样高居问题产品榜首。
这个儿童猪脸面罩被认定为是高度易燃的危险品
报告称,中国近年来一直是欧盟最大的进口来源国,因此也是欧洲快速警报系统中排名首位的来源国家,2015年触发警报的问题产品中,中国产品高达62%,但比2014年(64%)有所下降。
报告指出,在产品安全方面和中国当局的合作一直是欧盟工作的重要部分,目前欧洲的快速警报系统中还特别设置了“中国机制”,每一件来自中国的产品一旦触发安全警报,该警报内容就会被送达至中国方面,以便中方可以追踪产品来源,直接和制造商和出口商沟通。但欧盟消费者事务委员维拉·肖洛娃(Vera Jourova)承认,和中国的合作依然不足,她将会在6月前往中国进一步加强这种合作。
据统计,去年中国已经收到了11540项有关的安全通知并针对3748项实施了更正措施。但在很多案件中,想要追踪产品的来源依然较为困难。
肖洛娃评价称,欧洲快速警报体系在帮助成员国的消费者保护协会采取及时的措施,将危险商品撤出欧洲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澎湃新闻曾于去年26日致信欧盟消费者事务部门询问报告事宜,但未得到回复。
【延展阅读】
据国家质检总局有关方面的信息,我国将从今年3月1日起对童车、电玩具、弹射玩具、金属玩具、娃娃玩具、塑胶玩具6类玩具产品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即公众熟知的“3C”认证。
根据我国产品质量法、标准化法、进出口商品检验法、认证认可条例和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的规定,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认监委日前联合公告了上述6大类玩具国家强制认证产品目录。公告指出,自2007年6月1日起,凡列入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内的玩具产品,未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和未加施中国强制性认证标志的,不得出厂、销售、进口或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
被列入强制性认证产品目录的这6类玩具中,童车类玩具包括儿童自行车、儿童三轮车、儿童推车、婴儿学步车、玩具自行车、电动童车以及其他玩具车辆;电玩具包括电动玩具、视频玩具和声光玩具,各种玩具电动火车及配件、各种电动动物玩具,带视频的玩具、电驱动发声光的玩具等;塑胶玩具包括静态塑胶玩具和机动塑胶玩具等。
据新华社消息,3月1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记者会。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副局长孙大伟、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任田世宏就质量提升相关问题回答了中外记者提问。
支树平介绍,中国的产品质量状况有喜有忧。“我们的产品质量有很大的进步,但是也有不小的差距。”
他介绍,从2013年开始,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稳定在90%以上,2016年达到91.6%。出口工业品因质量问题被退货的批次去年下降13%,金额下降了19%。
“我们现在有大量的产品出口,尤其是高铁、核电,还有一些工程建设。中国制造应该说是行销全球,说明本身就有质量的支撑。这是我所说的‘有喜’。”支树平说。
在谈到中国产品质量之“忧”时,支树平说,我国质量总体水平还有一定差距,部分产品档次还比较低,特别是中高端的产品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国际竞争力有待增强。一些地方对质量重视不够,有些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和控制体系不够健全。
他说,我国质量技术基础还不是很强。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中国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仅接近1%。认证认可刚刚实现新的突破,发光二极管(LED)认证是首个由我国引领制定的国际认证制度。
“抓质量不是说管严点、管细点就能把质量搞上去。必须从质量技术基础抓起。”支树平说。
针对有关标准缺失、滞后问题,田世宏说,将从优化标准的供给结构、提升标准的供给水平和提高标准的科学管理水平三个方面发力。“特别注意实施国内标准和国际标准的‘接轨’工程,进一步提升中国标准和国际标准的一致性水平。”
针对质量短板问题,支树平说,要组织各方力量进行技术攻关,提出技术的改进提升方案,对一些产品生产集中、假冒伪劣多的重点地区实行区域整治,甚至集中整治、挂牌督办,必要的时候约谈当地负责人或者“亮黄牌”、曝光。
“对于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更是坚决打击,毫不留情,抓好质量整治和专门治理。”支树平说。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对此,支树平表示,今年要树立一批质量标杆,培养一批“隐形冠军”,同时抓好品牌建设,“要培育一批真正叫得响的中国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