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自贸区成制度创新热土 新增企业超4万户

人民日报

“这一次,果然选对了地方!”2016年,台商陈孟邦创办的宗仁科技公司销售额不仅首次突破千万,还拿到福建省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设立的科技企业孵化基金——雏鹰基金100万元股权投资。

老陈在大陆经营多年,被深圳一家科技公司聘为技术副总裁,后下海创办了一家半导体技术公司。2015年初,获悉福建建立自贸区,半百之年却还想挑战自己的老陈,来到平潭又注册了一家分公司,“最吸引我的,还是自贸区的政策。”

2015年4月,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按中央要求,我们的目标不是政策洼地,而是要成为发展的高地。‘高’字就是制度创新。”福建商务厅副厅长钟木达表示。在这一思路引领下,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迅速在自贸区3个园区中展开:2015年5月“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试点实施,6月起覆盖全省,10月在全国推广;2015年8月,福州仲裁委员会国际商事仲裁院揭牌成立……

自贸区挂牌一年多来,福建先后4次发文,对70项创新举措进行复制推广。2016年11月,国务院明确自贸试验区新一批创新改革试点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其中9项为福建报送,17项已在福建自贸区落地实施。

相比一年前注册时到处盖章的繁琐,2016年4月,老陈换证时很震惊:“注册公司只需一张表格,到一个窗口受理,盖一个印章,3小时内就拿证。贷款所需的材料也简单多了。”

“这些创新成果既有简政放权、流程再造,也有对旧体制机制的突破,有利于在试验区营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对全省营商环境改善也有隐性溢出红利。”福建省自贸办有关人士表示。

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这是平潭园区的定位。2016年下半年,平潭推行减前置、减环节、减时间,形成标准化、模块化。改革对标国际,真正打造出高效廉洁示范区,最大程度释放改革红利。正因如此,2016年下半年,老陈正式将在深圳的公司总部搬到平潭。

2016年8月,平潭台湾创业园开园,拎包入驻的创客工作空间、创客实践基地等早就配备,商事、人力资源、法律咨询、专利技术申报等园区服务体系也已搭建。宗仁科技的员工来自五湖四海,目前的15个员工都可拿到人才补助。“补助分为几个档次,大专每月1500元、本科每月2500元、硕士每月3500元。”陈孟邦说。良好的发展环境,让宗仁科技发展迈上快车道。“短短几个月,我们就拿到两个创新奖。”老陈说。

自挂牌至2016年11月底,福建自贸区新增企业47330户,注册资本9033.95亿元,新增合同外资78.5亿美元,成为带动全省投资和贸易增长的有效引擎。据第三方评估机构调查,自贸区内94%的企业有意增资扩产。

[责任编辑:黄如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