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百岁老副校长张腾霄逝世 曾立遗嘱不送八宝山公墓

新京报

原标题:立遗嘱“不送八宝山”的百岁老干部

2月14日晚,中国人民大学官网发布了一条消息:该校党委原书记、原副校长张腾霄因病医治无效,于2月7日20时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2岁。

“政事儿”注意到,张腾霄的遗体已于2月8日火化。

“政事儿”注意到,张腾霄的遗体已于2月8日火化。

生前,张腾霄曾立下遗嘱,要求丧事从简,不开追悼会、不做遗体告别、不发唁电,不送八宝山。

其中所称的“不送八宝山”,指的是不送八宝山革命公墓。

八宝山地区除了八宝山革命公墓,还有面向社会的八宝山人民公墓。八宝山人民公墓位于八宝山革命公墓的西北方向。

“政事儿”注意到,八宝山革命公墓最初规定,进入八宝山的领导干部须是县团级以上。但后来随着墓地面积的日益紧张和人数增多,1992年4月,经中组部批准,干部标准提升为地方厅局级,部队师级。

来自媒体的报道显示,建国后第一位故去的国家领导人任弼时,是八宝山建成后入葬的第一位国家领导人,因此任弼时墓被称为“八宝山第一墓”。彭真、姚依林、陈云、李先念等国家领导人也都安葬于此。

除了领导干部,一些科技、教育、文化界著名人士也安葬于此,如林徽因、徐悲鸿、闻一多等。

“政事儿”注意到,生前立下遗嘱不送八宝山的张腾霄,生于1915年,1938年23岁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毕生与中国人民大学结缘。

他曾先后在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陕北公学和华北大学工作,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后,历任该校教务部副部长、研究部副部长、哲学系主任、副校长、党委书记兼副校长等职。

中国人民大学官网称:张腾霄的一生都奉献给了革命和教育事业,特别是为中国人民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逝世是中国人民大学的重大损失。

革命战争时期,张腾霄曾在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陕北公学学习和工作。

中共早期领导者李维汉(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铁映之父)曾撰文回忆,陕北公学是在毛泽东的关怀下设立的,毛泽东、陈云、李富春、王若飞等中央领导人都曾是陕北公学的授课教员。

张腾霄则是陕北公学分校高级队的学员,“学校还成立高级队和几个研究室培训师资,充实教员队伍。高级队的学员是从普通班选拔的优秀生,学习期限一年,所学的课程较多较深”。

新中国成立前夕,1948年,张腾霄曾调任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研究室研究员,并担任徐特立的秘书。

中国人民大学官网曾发文介绍,“在徐老身边,他一方面学习和研究教育科学理论,一方面协助徐老领导教材编审工作和筹备接管全国教育工作”。

“政事儿”注意到,徐特立诞辰105年纪念日,张腾霄曾撰写纪念文章《当今圣人》,“他品行高洁,万人景仰,永远是我们做人的楷模。朱德同志赞誉徐特立同志为‘当今一圣人’,这对于徐老来说,是当之无愧的”。

三则往事

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陈雨露与张腾霄

中国人民大学校报数次刊发张腾霄人物报道,“政事儿”从这些报道中摘取三件小事,从中可以看出张腾霄的治学思想与为人特点。

第一则,建国初期,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教务部副部长等职时,张腾霄特别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强调学生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而且强调学生的生产实习或社会调查,并把它作为教学过程的主要部分来安排。

他曾多次带领教师和学生做社会调查。“大跃进”时期,中国人民大学与北京大学联合组织了一个河南信阳调查组,他作为调查组的领导成员,实事求是地反映了调查结果。可因此被错划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下放农村劳动改造。

第二则,1961年,张腾霄得到平反,回到中国人民大学任哲学系主任。在一次教师团支部组织生活会上,张腾霄对青年助教们说:“‘红’是什么?就是爱国,为人民服务。拿什么去爱国,为人民服务?就要有本领,有业务,就要有‘专’。没有本领,没有业务,没有‘专’,光喊‘红’、‘为人民服务’,都是空的。”

文革开始后,因为这段言论,张腾霄被批走“白专道路”,再度受到批判。

不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原社长兼总编辑郑文林回忆,张腾霄阐述上述被批为“走白砖道路”的观点时,他就是青年助教之一。这段言论影响了一代学者,包括方克立、郑杭生等著名学者。

第三则,80年代初,中国人民大学建成了十几幢宿舍楼,不少教职工搬进了新居。张腾霄时任副校长,主持全校日常工作,一家人住在校外,三世同堂,居住条件十分拥挤。学校曾几次为他安排住房,他都拒绝了,说自己再等等,让住房更困难的同事先住。

“政事儿”发现,按照行政级别,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应为副部级。

可据北京城市学院(张腾霄曾为该学院前身海淀走读大学命名)官网介绍,不论是在校期间还是1985年退居二线之后,张腾霄一直享受局级待遇,“老人在职人大党委书记时,级别应该相当于副部级,但是老人一直享受的仅是局级待遇。于是组织部部长找他谈话,说:老张,你不然填个表吧。老人拒绝了,‘填这个干什么,革命嘛!要什么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