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问中国为何无颜色革命 中国姑娘回答获赞

观察者网

Alexander Risøy:去一趟中国才发现,根本没有“独裁”

坐标挪威奥斯陆,毕业于格拉斯科大学

我多次去过中国,去之前,我也有类似的疑问。不过,下面的经历或许能提供参考。

一次,我去故宫参观,一个叫Linda的中国女孩是我的导游,她学的是会计。我们曾经历一次长谈。

北京故宫

我很好奇,问了许多关于政治、历史、文化的问题。其中一个就是类似题主的问题。

Linda回答是:“一年比一年好,为什么要改变?”

你的确不能保证,一个民主选举的政府能取得这样的成绩!

我还想指出的是,中国并不像许多人想的那样独裁(观察者网注:dictatorship)。这个党有8800万党员,关于选谁,他们的意见已经很有分量。

去中国吧,亲身感受一下。那是个美妙的国家!

(6月19日,184赞,18166阅读)

Jiang HaoYuan:西方精英敢不敢想象其他更好的制度?

坐标新加坡国立大学

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人们经常把中共看成一个静态整体,却不知道它在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不同的阶段,每阶段的重点不同。

中国曾经历了多年的外国侵略和掠夺,除去早期的一些错误,中国的极端贫困率从上世纪60年代的90%降到了现在的10%,贫困率从上世纪80年代的80%降到了30%。西方媒体一直丑化的政府里,有这样对待穷人的吗?

为什么中国知识精英就要支持你建议的民主?民主有什么好的?是啊,对于受了50多年反共洗脑宣传的西方人,共产党的统治也许很可怕。但是不要混淆概念,中国现在采取的是社会主义。这有什么不好?

拿我妈举例,她家有兄弟姊妹6人,只有一人有收入,她大学时被查出血癌,在上世纪80年代,她读书免费,骨髓移植免费。对于我来说,社会主义是个美好的理念,不同背景的人互相关心,亲如一家,完败“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为什么西方的“知识”精英如此盲目地支持民主制度?也许经过多年驯化,他们已经不敢想象其他制度也能行之有效吧。“不民主的”中国的成功可能已经把他们吓傻了。

(2015年5月25日,265赞,18713阅读)

Raghu Bhaskaran:我同意邓小平的“白猫黑猫论”

并无简介,但关心的话题多和印度有关

我不是中国或共产主义的粉丝。

但我总是奇怪,为什么西方叙事老是把自家的民主、自由主义、世俗化等等当做普世价值,人人都非得这样活?

经验决定个体,历史传统决定社会。每个社会都会应运产生自己的领导,随着时间的流逝,领导精神和意识形态可能会和社会脱节,人们会去调整。如果调整也没用,变革自然会来临。

如果共产主义适合如今的中国,那又有什么大不了的。

强加那些西方理念或许还会适得其反。

如果能享有生存、安全、机会和繁荣,我同意邓小平的“白猫黑猫论”。

(2015年11月12日,107赞,11000阅读)

最后是完爆其它一众答案的上海女孩Michelle Zhou(观察者网注:这位网友的资料并未标注性别,只是头像是个女孩)。

Michelle Zhou:我们看上去像受迫害?被洗脑?没自由?

坐标洛杉矶,“善政胜过好民主”

不管是不是知识精英,这就是中国人为什么不造反。

上海变化

我曾经试着解释为什么中国不需要(西式)民主……一而再再而三……吵够了。现在,该给西方民主展示一下“贤能治理”(观察者网注:Meritocracy),中共的“贤能治理”。

20年内,从一无所有到下面这样……

中国上海

20年内,从一穷二白到这样!我老家!我们地底下可没有石油!

我们看上去像受迫害?被洗脑?没自由?像要换一个更好的政府?

谢谢你的建议,中国现行制度运转良好。

(5月29日,20300赞,778955阅读)

是不是有点眼熟?之前在“中国为何在美军事基地附近造岛?”一问中,放大招的也是她。

有趣的是,随着中国的崛起,当外国网友更加客观、平静地讨论中国之时,一些“真正的”外国知识精英却在感叹,理解中国非常困难。

黎安友(Andrew Nathan)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者,研究中国超过半个世纪,有关中国的著述不下15本。6月18日,他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表示,不知道怎样才能懂中国。

他认为,中国党政体制很强,资源人马丰富,经济发展快,很自信;另一方面,党的文化又跟历史潮流非常不一致。但是,他也看不到中国党政体制的弱势和弱点。与苏联不同,中国的党政体制看起来还是很有活力、有韧性。

当然,至少有一点他可以确定。黎安友说,美国现在跟中国的关系完全不一样了,交流机会很多,而“我们对中国的认识程度比50年前高得多,但还不够”。

[责任编辑:陈健]

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