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中吴建民与罗援争论画面
吴建民:时代主题在变,游戏规则也产生变化。人类历史几千年,我胜你败,我得你失,我赢你输,就这样来的,今天还行吗?今天很难,中国30多年大发展来自合作共赢。我们大发展,我们没有把中国的增长只留给自己,我们同世界各国分享,这就出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现象。
习近平主席讲的,以合作共赢为核心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是考虑时代主题变化,游戏规则变化带来的结果,中国30多年大发展,说明这个新的游戏规则有很强的生命力。但是人的思想往往落后于实际啊。
另外就是我们对世间的人进行分析。这是中央,态度是非常清楚的。中国人面临战略积极性依然存在啊,你军队要准备打仗是一回事情?所以我讲,这个时代主题变化了,中央看的非常清楚,中国这方面应该是走在世界前面的。我们在坚持这条路线,有些这样那样的看法,在大变化当中依然会出现。我们今天特别警惕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
民粹主义就是过去一二百年在欧洲、美国诞生的东西,它慢慢会出现,今天全球化了,这种思潮也正在全球化,这种思潮也会影响的思想和行为。这个东西我觉得我们一定要警惕的。民粹主义,就看到民众当中一些问题,使得民众偏离大方向,偏离改革开放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方向,偏离时代主题,那是不行的。
民族主义,它包含两个成分,一是爱自己的过程,这没什么错。第二,排斥别人,反对别人。中国排斥别人,反对别人不又走向封闭了?我们几千年怎么落后的?这个东西是非常有害的,我们中国人要警惕。
而且这二者结合,从全球的范围来看,非常危险,民主主义与民粹主义一结合之后,民粹主义引导从政的人被民主主义接替。民粹主义的掌声很多,这个有时候对从政的人会有一定的吸引力。
“飞起”的民族情绪
观众:在谈起南海问题、中美关系、中日关系的时候,民众大多都会带有一些民族情绪,因而,对外交部有一些不满,甚至有人给外交部寄钙片,您怎么看到这些问题?如何缓解这些民族情绪?
吴建民:首先是我们搞外交的人,向老百姓介绍的不够。中国的大发展离不开外交上的努力。“这个威胁不得了”,“三条岛链把中国人封锁死了”等的言论,我不赞同这种看法。因为今天的世界跟过去的世界不一样了,当年被封锁的滋味你们根本没有尝过。
1961年,当时领导曾经派我跟另外一个同志去法国参加一个黑非洲学生的会议。我到法国使馆去申请签证,拒签。后来我把这个事情告诉法国人,法国人说很抱歉,没有想到拒签的是未来中国驻法国的大使,是这样啊,走不出去啊。
后来1961年底,领导派我到塞内加尔去开会,我们到了之后,机场移民局就把我扣住了,我在机场过了两夜一天,不许进去,之后坐飞机回到出发地。
今天的中国处境比那个时候强多了。外交部统计过,从1949年到1978年,中国累计出国门的人有28万人,每年不到一万人。去年出镜人多少?一亿两千万,我说对于这个事情,不要夸大。当然我们说对于存在的挑战、威胁不能小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我们必须有强大的国防。
我们要实事求是地看待今天的世界。世界总体形势发展对中国是有利的,所以我觉得眼光拉大一点,那种东西可能是,你说好像钙片,硬就好,软就不好,不对,硬和软都是手段,看后果,中国是进步了还是倒退了,中国是发展了还是萎缩了,这个本身就做出了很好的回答。当然离不开外交的功劳,外交在中央领导下,这个努力应当说是功不可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