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嬷现象”——老龄化浪潮困扰台湾
这些天,朱立伦、宋楚瑜在竞选期间提到的两位阿嬷,突然成为网络焦点。事情缘起于朱立伦在2015年12月27日的电视辩论会上透露参选决心,是因为他在淡水一所公庙中拜拜时,遇到一位阿嬷对他说:“你一定要出来选,你若不出来,连天公伯都不会原谅。”亲民党候选人宋楚瑜则在辩论会中,一度哽咽提到已故的高雄阿嬷庄朱玉女,每天提供10元新台币(下同,1元新台币约合0.2元人民币)自助餐给劳工享用的无私善行。但两位候选人都打出“阿嬷牌”凸显出老年人群体在台湾社会议题中的重要性。
据预测,台湾人口老化正在加速,2016年老年人口将超过总人口的13%。高龄老人谁来照顾?照顾费用谁来负担?此次大选中,“长照”(针对老年人的长期照顾)成为候选人频繁提及的关键词。蔡英文提出“长照十年2.0”,主张以指定税收加上公务预算,每年以300亿至400亿元当作财源,随老年人口增加,再逐渐扩大规模;并发展以社区为单位的长照体系,让长辈在地安养。
朱立伦主张规划长照保险初期规模为1100亿元,其中400亿元是透过政府财政健全方案等自筹,剩余700亿元则来自保费收入。未来五年内还将编列90亿元,作为人力培训与偏乡离岛的长照资源建置之用。宋楚瑜鼓励以家庭照护为主,机构照护为辅,让银发族“一起展风华”。
针对三党提出的政策,一些学者与社福团体认为,大多延续过去十年政府的做法,难以因应台湾即将进入高龄社会的挑战。亚洲大学健康产业管理学系教授戴桂英指出,以台湾当前的财政能力,要单靠税收来支应失能者及失智者的照护需求,实在过于乐观。台北荣总高龄医学中心主任陈亮恭也对未来表示忧心,台湾税率偏低,长照服务单单倚靠税收,未来财源可能不够,将衍生更多问题。
“最低工资与年金改革”——缩小贫富差距不易
在日前的辩论会中,朱立伦提出大幅调高最低工资的政策主张,引来蔡英文的讥讽“如果调高最低工资可以推动经济发展,那就可以得诺贝尔奖了”。两人政策路径不同,但折射出缩小贫富差距、补助弱势群体已成为台湾社会共识。
蔡英文主张,未来要修法限缩责任制工时,并订定最低工资法,将劳工最低生活所需应参考的社经指标入法,“每年稳定、明确地调整最低工资”;朱立伦则提出要修法让各县市遍设劳检单位,增加劳检人员数量,并重申基本工资4年涨至3万元。宋楚瑜则表示,上任后将全额补助月薪不到2万元、付不出劳保、健保及学贷的人。
分析人士称,马英九当局任内五度调整基本工资,但去年工资审议会未作成决议,故今年想要“六连涨”几乎不可能。对基本工资再成竞选议题,台湾工商团体坦言,问题是企业承不承受得了?若承受不了,就只有“另择他木而栖”。企业界普遍认为,解决低薪问题的核心思维,应是如何提振经济、改善投资环境,让企业能够获利、进一步提升就业及所得,而不是陷在基本工资的争论。
如果说,调涨基本工资是补上社会底层的短板,那么年金改革则针对“军、公、教”等既得利益阶层。在国民党执政时期,为维持政权,当局建立了向“军、公、教”倾斜的年金制度,民进党一直攻击其为“十八趴”(台语18%之意,指拥有1995年7月1日之前年资的政务官,在退休后可享受18%的养老给付优惠存款利率。该制度近年来已开始改革)。这一制度对于蓝营稳定“铁票”支持固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人为造成社会分配不公,加重当局财政负担。
蔡英文表示,年金制度“非改不可”,她不会为选票妥协。未来将由不同职业代表与专家组成年金改革委员会提出方案,再召开年金“国是会议”讨论,最后则将会议共识付诸修法,预计半年内就有结论。为安抚“军、公、教”群体,蔡英文强调改革是针对制度,不是个别族群。
朱立伦说,年金改革要通盘检讨,且兼顾世代与职业正义。他认为,“改革不能只针对军公教”,劳保、公保、军保都要一并检讨,才会公平,未来将建立总额制,民众“付得愈多、领得愈多”。
当地舆论分析认为,随着少子化(意味生产者越来越少)与高龄化(领年金的人口越来越多),以及人口平均寿命因医疗进步增加(领取年金的年份越来越长),台湾当局的债务压力终将成为“不可承受之重”。如何在争取民意支持与保持财政平衡之间取得平衡,避免“压垮自己的最后一根稻草”落下,新上任的台当局领导人恐怕要好好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