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奔近照
前言:在茫茫大上海,有这样一位泉州人,年纪不大,却举足轻重,他是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心脏学院院士(FACC),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内科主任,上海交通大学一流学科心血管学科带头人,中国心血管医师协会全国常委,上海心血管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他主持多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国际性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篇,总影响因子近150分,编写大型学术专著20多部。他是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与"上海市领军人才",2012年荣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并获第二届上海市“十佳”医生称号。他就是咱厝人,上海仁济医院心内科主任何奔。
两秒钟,何奔闭上眼睛又睁开。那一刻,他憧憬着理想中的闲适时光:“海边,天气很好,吹着海风,一点也不冷。就这样坐着,看看书,或看看海。”
采访临近尾声的时候,何奔是这样回答“如果让他彻底休息几天,他最想做的事”这个问题的。
于是那一刻,令人想起海子著名的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能坐在海边,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一个周末的深夜,快12点了,何奔刚刚入睡,医院的电话把他吵醒:有位83岁老人急性心肌梗死,需尽快抢救。何奔二话没说,赶到医院,发现老人病情危重,已经休克,血压过低,心跳很快,全身湿冷,神智不清。心脏造影显示:左主干动脉完全闭塞,如果不马上进行介入手术,那就只能眼睁睁看着老人离去。尽管手术也不能保证抢救成功。
只有1%的希望,做,还是不做?哪怕只有1%的希望,也应该尽99%的努力。医生的信念促使何奔勇敢面对挑战。他定了定气,开始介入手术。通过钢丝,送入球囊,扩开血管,植入支架,一气呵成。血管畅通,奇迹出现:几分钟内,老人嘴唇从白转红,身体回暖,血压上升,一下子醒了过来!
这是多么令人难忘的一幕。“在那种紧急状态下,当时的思想斗争真的很激烈。医生能不能为病人闯禁区?哪怕希望渺茫,也要全力以赴,成功的一刹那,我感觉那样幸福!”回想起当时的场景,何奔还是感慨不已,“医生全心为病人着想,病人与家属也充分信任医生,双方真诚相对,医患关系才会和谐。”那晚,何奔一直忙到凌晨3点才回家,但一点也不觉疲累,反而充满幸福与满足感,因为他实现了医生的价值,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在上海仁济医院心内科,何奔带领团队每年成功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300例,位居上海首位。统计显示,心肌梗死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介入治疗的死亡率为2.4%;不做介入治疗的死亡率为23%-24%,两者相差10倍。“从断面分析,介入治疗确实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效。”何奔介绍道。
近年来,心肌梗死发病呈年轻化趋势,上海发病率约为万分之五。何奔遇到的患者中,最年轻的才23岁,最年长的91岁。
如何提高急性心股梗死的抢救成功率?如何优化抢救方案?何奔一直孜孜以求。“心脏大血管堵塞,打通就行,但如果只注重大血管通畅而不注意心肌灌注,就好比只通江河,不疏水渠,农田同样无法得到灌溉。”在这方面,之前国际医学界一直没有简明实用广为认可的定量方法。何奔带领团队成功建立一套心肌水平再灌注定量评价体(TMPFC),相关论文发表于国际介入治疗领域权威期刊《CCI》后不到一年,就被引用近20次,并获得我国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与“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