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公路变迁漫谈:从古驿道到国道一路走来(图)

永春新闻网

20世纪90年代铺就沥青的介福公路(康庆平 摄)

古驿道留安段(梁白瑜 摄)

□ 记者 梁白瑜 通讯员 陈秀冬

核心提示:

“要致富,先修路”是改革开放初最常见的一句话。21世纪初,“村村通公路”成了各级政府的要务之一。后来,一个个村庄富起来了,一条条路越来越宽了,越来越美了。2014年,秀里线(俗称三郊线)将升格为国道,西厦线的一部分连同原本的县道五盖线,也就是从岵山过桃城、五里街、石鼓、介福,直通德化的这条路也将成为国道。“已经定下来了,上级也批了,明年就开始建设。”县公路分局局长吴海虹开心地说,“不久,两条国道将呈一纵一横贯穿永春了。”

国道来到永春,其实并不新鲜,早在唐末宋初,“泉州出城西义成门至南安汰口驿(码头)入永春桃源驿经德化的上涌驿”的进京古驿道已贯穿永春,近千年来,大路小道见证着桃源大地的点滴变化。

幽幽古道

“永春的古道大多是石块铺成的大路,在宋代永春就有了官修大修。”据《永春县志》载,古代的道路主要有官马驿道(即古代官府传递文书、接送官员以及解送贡品的大道,通抵京城)、县际道路、乡间小路等三种。首都通往各省省会的干线道路则名为官道“支路”,简称“大路”,沿途设有官办的驿馆站铺供官差行旅歇息;通往邻县的道路,简称为县际道路;乡与乡互相通往称乡道;村与村相通的称村道,路线较长的也设有路亭,供行人歇息。官道是铺石的,路宽一米左右,有宽有窄,有的用石砌,路中间用较大石块或卵石排列,两边砌石以防塌毁,有的则是土路。

据悉,唐末宋初,泉州往京城有两条驿道,一取道向北经福州进京,一取道向西经南平、建瓯进京。不同朝代,京城所在地自有不同,但从泉州出发的官马大道在福建境内大致如此走向。

其中,西向驿道途径永春。具体而言是从泉州城西义成门(即西门)出发,经丰州、洪濑抵驿站“南安汰口驿”(今南安码头镇),向北在东关一带进入永春境内,抵达下一个驿站“永春桃源驿”(大概现在桃场一带),接着继续北上,过五里街、吾峰,入德化,德化有“龙浔驿、上壅驿”两个驿站,随后就进入尤溪到剑州(即南平),再经建州(即建瓯),然后进浙江境内。不知从何时起,该驿道荒废了,为取道福州那条所取代。

而有趣的是,虽然进京陆路荒了,可是清朝时,由于永春桃溪航运十分发达,船可通达泉州港,“因此有些任满晋省的官员、赶考赴省赴京的士子和一些商贾。他们为避免陆路山岭险峻之苦,有些人由桃溪坐船至泉州,再由海路至福州,然后转坐其他船只北上京师。”《永春县志》这样记载。

在永春境内,除了这条官马大道外,还有四通八达的县际古道。说“四通八达”,还真名副其实。以桃源驿为中心,“出东门至岭庵过湖洋越白鸽岭到仙游的上板村,又有一条由湖洋过惠格岭(又名古路岭)到仙游的渡尾镇;二者均达枫亭驿经莆田、福清越尚书岭抵福州”;南向“由冷水铺(东平冷水)过东关经南安九都至洪濑到泉州”,另有自碧卿林场五旗寨工区、碧潭工区抵南安五台山昭惠宙;西南向“长安铺(岵山铺尾)过仙夹入南安蓬华到安溪经同安至厦门;西北则有“由五里街经剧头铺(吾峰吾中)越虎豹关入德化,或由苏坑经英山格至德化、大田、尤溪到省城”。此外,还有从达埔出发也有古道过乌石抵安溪的湖头镇;从马跳出发有一条有名的“萧公路”,它可经“龟洋铺(桂洋)过曲斗、涂山(爱门街)至大田转尤溪抵省城。”或经一都鲁山进龙岩漳平。

据了解,从马跳起始的萧公路是唐代(另一说为明洪武年间)由萧氏父子凿壁为羊肠小道而成,“自陈岩(即马跳)通往龙岩、尤溪两县的大路。”马跳峡是一处自然天险又处福建南北交通要道。相传,路口刻有“一夫关”;峡谷两岸相对的两块巨大岩石,上有杨文广因跳马而留下的马蹄迹(这里也因此称为马跳峡);宋代陈知柔造“高骞石桥”,另有罗氏造雨亭。可惜,现在都已不见踪影。但马跳峡谷那个被疑为原始先民居住之所的“蝙蝠洞”,至今还在。

而“明万历年间(1573—1620),东平里绅李开芳、李开藻兄弟倡修东通往南安的大路。清雍正、乾隆年间(1723—1795),蓬壶里绅尤元愈、尤锡观父子捐资修建县境内不少的道路和桥梁。”均可查于《永春县志》。

至于乡村大道则更是畅通。“县境内乡村之间都有石路或小路(土路)可通,并与大道相连接。这些大道和小路是当时通往外地和本县集镇、农村的主要交通道路。”据县志载,以县城为中心,东行有二:一是从大路头经洛阳、东山至岭庵至湖洋;二是从大路头经店口(太平村)、冷水铺(冷水村)到东关。南向则从城关经岵山铺尾到西向、夹际,或由铺尾经南石至诗山。西行有三:一是从官田市(华岩村)布房巷经十三阶丰岑头由新亭路至高垅、剧头铺到虎豹关。或由剧头铺过后垅到苏坑。二是从官田市过石鼓、卿园、仁庄(凤美)洑江到达埔、蓬壶。三是从官田市十三阶过社山,经吾江、半岭、蓬莱巷、仙岭达蓬壶汤城。西北可由高垅经吾边越南畲岭达四班(介福),或由北从城关越洋上岭转往西到风流岭达四班。

到民国初年,永春公路有了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