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泽松在介绍万利新产品 黄华丽 / 摄
将一个年产值百余万的家庭式作坊打造成一家营业收入达数十亿元的上市企业,万利(中国)用了 25年。
而在1500亩的土地上,建成8条陶板、3条垫板窑、1条太阳能集热板、4条仿古砖生产线,年产量达3000万平方米的花园区漳州新产区,只用了短短 3 年。
万利的发展,离不开父辈、公司董事长吴瑞彪精确的战略部署,也少不了那个兢兢业业的人,他就是吴瑞彪的小儿子吴泽松。
“少东家“的成长记
1991年,在中国陶瓷重镇——晋江磁灶,万利(中国)有限公司创始人吴瑞彪从一条手动式拉转机起步,一步步将万利瓷砖打造成为建材行业的明星企业。2010年,为谋求更大的发展,万利集团到漳州南靖创办万利工业园,该项目占地 1500亩,总投资预计 28亿元。
这一年,吴泽松只有24岁,他被父亲派往南靖,以基层工作者的身份参与到工业区的建设中去。初来乍到,一切都是陌生的,如何在这1500亩的空地上实现父亲的宏伟蓝图,成了吴泽松当时最大的困惑和挑战。
没有基建经验的吴泽松总是耐心地向身边的人请教,哪怕是正值炎热的8月,工人们总是能看到这位有些微胖、有些憨厚的“少东家”顶着烈日在工地上操作的身影。与此同时,吴泽松必须在短时间内熟悉产品销售以外的产品研发、市场运营业务知识,处理公司的内外行政事务。
这样的成长经历,吴泽松并不是第一次经历。早在2006年,年仅20岁的吴泽松就只身一人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天津,完成父亲交给他的第一个任务——组建万利瓷砖华北销售分公司。从租仓库、装修门面再到招聘人员,初出茅庐的吴泽松第一次体验到了创业的艰辛以及父辈的不易。不仅如此,他每天还要提着上百斤的瓷砖在华北各地一家家拜访客户。有时候遇到难约的客户,常常一等就是好几个钟头。如今,天津分公司已经从单门面经营扩展到河北、山西、山东、内蒙古、北京等地,共计100多家经销网点。时至今日,再说起这段往事,吴泽松只是云淡风轻地说了句:“我很珍惜成长中的每一个机会!”
的确,吴泽松的经历可以说是泉州“创二代”的缩影。对他们来说,子承父业并不陌生,不管是否愿意,他们都将背负让家族企业“基业常青”的使命。但令人惊喜的是,像吴泽松这样富有个性的“创二代”总是用特有的活力和视野为企业打上属于自己的烙印。所以他们有时候更愿意从基层做起,待到日后进入管理阶层也更能凸显骨子里的韧性和勤奋。
“漳州项目主要生产的是新型环保的建材产品,而且公司品牌众多,整合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我要学习看财务报表,熟悉管理流程以及很多技术层面的东西。”如今,历经3年的磨练,吴泽松在事业上已经具备独当一面的能力。同时,为了不断提升自己, 2012年,他报读了厦门大学EMBA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成为该校最为年轻的在职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