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丰泽区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配套,积极腾挪发展空间,按照“政府引导、政策配套、国企参与、市场运作、专业运营、联盟组织”的思路,深度谋划打造泉州软件园、知创产业园、建筑服务园、电子商务园、人力资源园、装饰设计园、中央法务园、工业设计园、智能智造园、数字经济园等10个特色园区,以“产业社区”形式推进园区建设发展,推动中心市区都市产业提级增效。
破解困局 创新运作
土地资源紧张,工厂外迁闲置了众多旧厂房、旧工业园区……随着城市化发展的提速,丰泽区也面临着新旧动能转化而产生的各种矛盾。
近年来,丰泽区总结城市发展经验,立足商务楼宇、改造后的工业厂房数量众多的实际,提出加快打造“专精特新”小微产业社区的发展思路。其中,“产业社区”的发展定位,就是打造生产生活空间高度融合,涵盖生产、工作、生活、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多元载体。而这也是丰泽区依托存量资源产业链优势,探索的一条推动都市经济动能的新路子。
为打造高水平产业社区,丰泽区成立了小微产业社区发展领导小组,并在每个产业社区组建专班,统筹园区建设、招商、管理等工作,挂图作战、每周会商、明细责任,推进园区各个项目早建成、早达效。
同时,该区还在政策、资金、用地方面,着力为园区的发展提供保障。结合产业社区发展定位,细化出台《丰泽区建筑服务产业园招商规定》《丰泽区加快数字经济园区集聚发展规定》等专项政策;通过区级财政投入、争取上级支持、引入社会资本等形式保障园区建设运营、助力企业发展,2020年以来组织园区中小微企业申请福建省中小微企业纾困专项资金贷款1.025亿元,引导品尚金融服务平台为园区中小微企业融资144.9亿元。成立园区改造联盟,带动园区业主参与,推动旧厂房、旧楼宇收储改造。
多种模式 协同推进
如何突破土地要素制约、设计条件限制、产业小散弱差等发展瓶颈?丰泽区探索了“一区多园”“以新带旧”“抱团协作”等多种模式,推动产业成型成势集聚发展。
其中,“一区多园”模式即在培育发展一个成熟园区的基础上,在辖区内同类业态相对集中的区域,辐射带动培育一批产业园区。比如,中央法务园以领SHOW东区法务综合产业园为1号园,在东海泰禾中心、东海香缤中心等高端法律服务机构相对聚集的区域建设2到N号园,打造集公共法律服务、律师事务、司法辅助、智慧法务、法治理论研究、涉法事务全链条服务于一体的产业园区。
“以新带旧”模式即借助新兴产业集聚规模效应明显的园区,带动周边区域老旧工业园区发展,实现业态更新、功能互补、效益提级。比如,泉州知创产业园的建设,也带动周边的浔美老旧工业园区改造为工业设计产业园,实现多方共赢。
“抱团协作”模式即针对同一产业的企业分散、企业关联度小、产业竞争力低等问题,引导辖区内以及外地有规模、有潜力的同行业企业入驻产业社区,通过政府扶持、专业运营、行业协作,实现抱团发展。比如,建筑服务园引进建筑企业150家,涵盖了建筑咨询、设计、施工、监理、检测、劳务等全建筑产业链,预计2021年实现建筑业产值30亿元,纳税1亿元。
优化环境 迸发活力
为了提升园区竞争力、辐射力、带动力,丰泽区以促进产业和服务人才为核心,推动都市化的生活方式与现代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合理规划小微产业社区的改造布局。
在泉州知创产业园,园区以建设中国(泉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这一龙头机构为牵引,挂牌成立了厦门知识产权法庭泉州巡回审判庭和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并招引了中知立德、中服首创等知识产权代理、信息咨询上下游相关企业、机构,逐步形成产业聚集效应。
据了解,丰泽区10大特色产业社区以招引培育研发、设计、金融、知创、法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各园区均确定一个主导产业,招引至少一个龙头企业(机构),梳理一张产业链图谱,通过搭建上下游产业链促进产业集群良性发展。
都市型产业社区的发展首先需要打造一流的硬环境。丰泽区在建设建筑产业园区之初,就投入5000万元,对园区周边6条道路以及管网、绿化、公共空间进行集中改造提升,对低端的物流企业、废品收购站等进行清退,并加强与周边公寓、超市、商场、电影院、餐饮、娱乐等配套设施连接连通,园区功能面貌显著提升。截至目前,该区各个园区均绘制有一张改造蓝图,对园区外立面、道路交通、污水管网、休闲娱乐设施等进行统一改造,提升吸引高端要素聚集的颜值内涵,实现品位高、环境美、功能全。
丰泽区“小微产业社区”在运营方面,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思路,政府负责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支持、资源调配等配套保障,各园区引进一家专业运营管理机构,由运营机构整合各类社会服务资源,统筹业态引进、业态退出、物业管理等工作,为入驻企业提供更多创业创新服务,目前中央法务园、人力资源园、数字产业园、知创产业园等多个园区均已配备专业运营机构,小微产业社区正朝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方向不断摸索发展。 (上官渊源 郑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