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区:由小及大 打造移风易俗“新样板”

泉州晚报
童谣传唱活动向家长和广大群众宣传移风易俗新风
 
 

核心提示

前三季度,泉州台商投资区移风易俗工作支持率100%、满意率100%,干部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台商区围绕“打造幸福宜居新城”目标,从小事做起,切实改进工作作风,立足抵制红白喜事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等陋习,着力提升红白理事会的介入率、管事率,持续推动移风易俗工作深入开展,让群众“省钱、省事、省心”。

□本报记者 黄雅珊 通讯员 郭熙婵 文/图

“小宣讲”擦出“大火花”

近日,台商区张坂镇邀请玉塘村老人协会会长孙连金,深入村干部、群众中宣讲玉塘村移风易俗工作经验,以成功案例“现身说法”,深受干部群众好评。

这是台商区“移风易俗大家谈”基层宣讲活动的一个缩影。为进一步深化移风易俗工作,发挥各类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台商区在全区8个移风易俗示范村中挑选代表性典型人物,涵盖村主干、文化爱好者、红白理事会成员等各类典型,成立区移风易俗宣讲团,深入各乡镇进行集中宣讲。宣讲中穿插互动环节,安排宣讲员答疑解惑,形成“移风易俗大家谈”的良好氛围。

截至目前,宣讲活动已开展4场,500多人参与。此外,台商区发挥中小学校课堂教学作用,通过教授孩童传唱移风易俗童谣,触动家长及广大群众树立移风易俗观念,目前,已有超过3万人次参与移风易俗童谣传唱活动。

“小民约”牵出“大风尚”

“现在村规民约明确规定了红白事的规模,大家都参照这个来办,也不会互相攀比了。”家住台商区东园镇溪庄村的陈先生说,现在办婚事相比以前至少能省下1万元的花销。

今年以来,台商区力推“一村一策”落地,由各乡镇牵头指导,各行政村立足实际,深入剖析本村移风易俗存在的主要问题,找准切入点和发力点,做到“一村一策”“一事一法”,明确具体目标、任务和措施,挂牌整治、检查验收,确保陋习得以解决或有所改善。同时,开展新一轮移风易俗村规民约修订,参照《泉州台商投资区移风易俗节俭办婚丧喜庆等事宜工作实施意见(试行)》精神,将移风易俗的具体内容细化、量化、标准化,特别是结合本村实际,对红白喜事办理规模进行明确,让群众移风易俗有据可依。

“小切口”推动“大变革”

近日,台商区百崎回族乡白奇村举办“万人墓”骨灰海葬仪式,让先人骨灰在广阔的大海里长眠。据悉,这也是台商区首次举行集体海葬。

今年以来,台商区坚持问题导向,多措并举深化移风易俗工作。针对办丧时间长、阵头乐队花圈数量多、哀乐扰民等现象,在全区推行“丧事简办、厚养薄葬”,如张坂镇玉塘村组建免费锣鼓队、提供公共灵柩车,抵制商业中介办丧,前三季度该村丧事花费比降50%。针对侨乡喜宴寿宴攀比现象,张坂镇玉埕村将闲置的菜市场改造为婚喜事集中办宴点,提出“一桌酒席,不超1200元”的倡议,对桌数、餐标进行限制,为群众节省办宴费用100万余元,破除大操大办、占道办宴的陋习。针对部分神事仍有大操大办现象,抓住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这一群体,广泛开展宣传动员;百崎乡白奇村在当地传统的敬神庙会中,用移风易俗公益性文艺演出替代以往请剧团唱大戏的陋习,以此倡导文明新风尚,群众纷纷点赞叫好。

[责任编辑:林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