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台商投资区:党员“修分争星”基层活力焕发

泉州企业家杂志

泉州台商投资区:党员“修分争星”基层活力焕发

本刊记者/谢玉燕

在泉州台商投资区张坂镇仑前村,出现一间特殊的“爱心小屋”。屋内5个货柜上摆放了粮油、洗洁精、肥皂等生活用品,与一般便利店没有区别,唯一不同的是,这里的商品没有标价,不能用钱购买。每一件商品上标注的都是积分数字,来这里的“顾客”可以用“党员积分”兑换相应分值的物品,用于慰问帮扶所挂钩的贫困对象。

泉州台商投资区:党员“修分争星”基层活力焕发

爱心小屋

这样的“爱心小屋”在台商区各个村部比比皆是。这也是台商区为全盘落实“强基促稳”工作,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农村各项工作落实,探索建立的党员“修分争星”机制的结果。

通过“修分争星”活动,有效激发了普通党员的积极性。“党员的形象好了,群众的心气顺了,干事创业的氛围有了,社会更加和谐。”张坂镇党委副书记庄智霞告诉记者,“‘修分争星’切实把基层党员培育成党和政府解民忧办实事的‘活名片’,打通了服务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据统计,全区78个村参与“修分争星”,共有5149名党员主动参与活动,结对帮扶3574名困难党员、群众,村民反响良好。

支部建设更有合力

农村党员管理难、教育难、主动亮身份意识不强、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是困扰很多基层党组织的共性问题。为了破解难题,台商区主动作为,在积极践行“三诺”的基础上,创新“修分争星”机制。

所谓的“修分争星”,即党员通过“修分-定星-兑换-帮扶”的形式,将党员作用发挥和基层治理工作相结合,推动矛盾化解“关口”前移。

泉州台商投资区:党员“修分争星”基层活力焕发

爱心小屋

为了使制度真正落到实处,台商区立足实际,科学设置具体积分项目和分值,并制定较为详细的具有可操作性、易于量化考核的积分内容和计分标准。具体而言,“修分争星”采用百分制形式,由基本指数分和附加指数分两部分组成。其中基本指数分100分,包含学习分、履责分、模范分3类15项内容,附加指数分包含正向指数分、反向指数分和归零指数分。

同时,在运作过程中,强化了分类管理,强化了示范作用,强化了监督检查。一方面,按照正式党员、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3种类别,有针对性设置修分项目。另一方面,党员指数得分由党员自评、党员互评、组织评分、帮扶对象评议4个方面构成。

学习强国每增加200分得0.5-1分、义务献血得5分、爱心捐献每次加5分……“接地气”的评分制度,形成“看得见、摸得着、操作性强”的党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新机制,提升基层党员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党员在群众中的身份认可度,提升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形象和战斗力。

更值得一提的是,通过“修分争星”活动,进一步促进党组织严把入党关口,解决农村党员发展难的问题。“很多入党积极分子纷纷要求按照党员的标准执行,党员的先进性得到充分的体现。”庄智霞表示,“修分争星”进一步优化党员队伍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对党员教育管理功能,吸纳新生力量注入村集体经济、民生事业发展,做优做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形成强劲工作合力。

泉州台商投资区:党员“修分争星”基层活力焕发

党员到帮扶对象家中走访

党员队伍更有活力

7月1日,在下宫村党员“修分争星”动员大会上,当宣布启动党员“修分争星”活动时,全体党员一片叫好,纷纷主动报名。更令庄智霞感动的是,原本应由支部经费统一支出的爱心物资,党员均表示愿意自掏腰包捐赠,当天便募集了1万多元的资金。

“以前,很多党员都认为,自己和群众没有多大区别。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在哪,没有标准。现在,党员要如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怎样才能成为优秀党员?只要对照评定标准,就可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庄智霞告诉记者,“修分争星”,让党员们肩上有责、修分有标、行为有尺,在提升基层党员精细化管理水平的同时,也增强了农村党员“提高积分、争当先锋”的意识,形成互帮互带、比学赶超的氛围。

曾连宗就是一个典型。作为仑前村的一位老党员,今年70多岁的他依旧身体力行,积极申请参加党员“修分争星”活动,组建老年综治宣讲队和移风易俗工作组,组织老协会成员积极入户宣传综治平安建设和移风易俗政策,并担任村红白理事会理事长,带头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去年,仑前村3座坟墓涉及项目征迁,其中一户是曾连宗的邻居,因为择日避嫌等民俗问题,迟迟不愿迁坟。工作组多次上门动员,效果不佳。曾连宗得知后,多次上门和户主交谈,积极劝说,做通思想工作,协助办理迁坟事宜,最终顺利完成坟墓迁移工作。

不久前,党员林志鹏来到“爱心小屋”,为他结对帮扶的贫困户曾文银兑换一些生活用品。因为曾文银妻子患有高血压,林志鹏每隔两三天都会入户为他们测量血压。“过去,总感觉党员离我们很远,现在不一样了,他们经常来看望我们,还为我们解决不少问题。”曾文银深有体会。

泉州台商投资区:党员“修分争星”基层活力焕发

入户慰问

“每个党员都结对帮扶一个困难户,定期走访慰问,群众对党员的认同感进一步增强。”仑前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林小榕表示,在去年全村的综治“三率”测评中,仑前村位列全区第一,没有出现信访非访人员,连续多次被评为“平安村”。

先锋作用更有张力

去年,仑前村的党员曾三伟喜得贵子,按照家族风俗,孩子满月酒要办的热热闹闹的,亲朋好友要宴请30多桌。然而,他却选择按照村里发布的《移风易俗倡议书》,执行移风易俗规定。家中长辈不理解,认为缩减酒席规模会丢家族面子,坚决不同意。他不厌其烦地讲道理、做思想工作。多次向家族的大长辈、父母亲、妻子宣传移风易俗的政策新规,最终说服了父母家族兄弟,按照党员婚丧喜事事宜规定,将酒席严格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在党员和群众中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

无独有偶,在玉埕村,自开展党员“修分争星”活动以来,全村党员在海仑路、海霞路、玉泰安置小区等重点项目征迁中,主动亮明身份、带头支持项目建设、带头服务改善民生,争当星级党员,服务效能发挥凸显,获得群众一致好评。

比党性意识、比奉献精神、比业务水平、比工作业绩,“修分争星”不仅可以拉近普通党员与群众的距离,同时又能激发农村党员的内生动力,通过聚焦党员日常工作成果,促使党员干部主动扑在乡村治理、脱贫攻坚、综治平安建设等工作一线,真正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筑牢基层治理堡垒。

如今,随着台商区在全区推广仑前村党员“修分争星”活动经验,这一活动渐渐成为深化农村党员“三诺”的特色载体,也成为台商区开展强基促稳工作的一大抓手。“全区党员有事可为,有头可带,由此激发起的内生动力,必将形成工作张力,为台商区发展贡献力量。”对于未来的发展,台商区干部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