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台商投资区:打造生态新区 建设绿色家园

泉州企业家杂志[责任编辑:黄如萍]

泉州台商投资区:打造生态新区 建设绿色家园

本刊记者 谢玉燕 特约记者 杨婷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近年来,泉州台商投资区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抓好中央、省环保督察整改,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全区重要工作任务中落实推动,致力把良好的生态环境打造成新的城市名片,让生态环境保护形成全区共识,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2018年,台商区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保持Ⅲ类标准,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3.7%;在全市“美丽乡村”环境卫生考评中,连续43个月位列综合成绩第一名;全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以上……这些喜人的成绩和漂亮的数据后面,体现了台商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决贯彻落实,体现了全区上下群策群力为美好生活的共同奋斗。如今,一个生态宜居新城区正向我们款款走来。

泉州台商投资区:打造生态新区 建设绿色家园

泉州台商投资区 陈凤阳/摄

打造投资和居住的绿色生态“爆款”

从泉州市区驱车向东,过了后渚大桥,宽阔的东西大道向前方延伸,道路两旁和中间的绿化带浓浓的绿意映入眼帘,青草绿树,生机盎然。一路风光旖旎,来到海丝艺术公园,蓝天碧湖被青翠的绿植簇拥。徜徉在湖边慢道,水天一色,郁郁葱葱,令人心旷神怡。

位于泉州台商投资区百崎湖畔的海丝艺术公园,是全国乃至全世界首座以“海丝”为主题的大型艺术公园,占地上千亩,包含11个园林景观工程,总投资约6.5亿元。它不仅通过群雕、水景、建筑等艺术方式呈现亚洲不同地域的特色艺术风貌,也是台商区巨大的“绿肺”和“天然氧吧”,高植被覆盖率成为生态型市民公园的典范,将台商区生态景观和人居环境提升一个新层次。

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能够源源不断地创造综合效益。以海丝艺术公园为核心的台商区百崎湖东片区,周边楼盘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创造了巨大的综合价值。2018年台商区房地产业实现投资、销售双丰收,数据显示,1——12月销售面积增速达70.2%,居全市第二,而以海丝艺术公园为中心的楼盘占据主要份额。楼市的火爆,不难看出人们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追求和认可。

一个“以景筑城、城在景中”的生态新区正在泉州湾东畔崛起,也成为一块新的投资热土,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纷纷进驻。

似乎是从海丝艺术公园的建设中尝到了甜头,台商区又一个更大手笔的生态景观工程应运而生——百崎湖海丝文化国家艺术公园,其中一期工程百崎湖生态连绵带项目就用地约308.03公顷,总投资超11亿元。

这个位于洛阳江畔、百崎湖边的生态景观工程将利用生态环境现状,梳理山、水、田、塘等特色自然条件,优化河道岸线,设置农田花海等大地景观,通过“一廊、四区、多景”打造可供市民休闲娱乐的生态公园,重点展示生态环境建设理念,致力成为城市生态连绵带建设工程的先行示范区、全国生态连绵带的首创示范区。

目前该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园路两旁年前种下的碧桃不负春光花开醉人,落羽杉长出的翠绿嫩芽,也在共享着春的气息,多彩的生态景观开始展露芳颜。可以预见,百崎湖生态连绵带建成之后,不久的将来一个新的城市片区又将以它为核心开发建设起来,带动产业兴旺、城市发展,实现产城融合。

这座泉州湾东畔崛起生态新区,在城市建设中规划先行,先环境、后建设,借助产城融合发展,必将打造投资和居住的绿色生态“爆款”。

泉州台商投资区:打造生态新区 建设绿色家园

镇级河长带队开展巡河工作。郭慧杰/摄

加快推进美丽台商区建设

要能遥望到星空、看得见青山、闻得到花香,就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围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台商区党政主要领导带头履行党政主体责任,扎实开展治水、治气、治污工作,全区上下形成“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加快推进美丽台商区建设。2018年台商区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保持Ⅲ类标准,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空气质量排名全市第三名,优良天数比例为93.7%。

台商区森林覆盖率约20.6%,森林蓄积量约17.35万立方米,林地保有量4553公顷。据统计,2015年至2018年4年间,全区完成造林绿化和森林经营面积达30215.13亩,其中植树造林14567.53亩、森林抚育2614.6亩、封山育林13033亩(含沿海基干林带封育),年年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任务。

在做好植树造林、青山披绿的同时,台商区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动石材产业整体退出,并对废弃矿山实施生态恢复治理。2017年,台商区重拳出击,亮出“生态利剑”,全面推进河长制,实现区、镇、村三级管理组织体系全覆盖,建立企业河长制,为治水注入新生力量,让政府治水变成“全民管水”。

不仅如此,台商区创新卫生考评这支“指挥棒”,将“美丽乡村”、海岸带环境、小流域环境等全部纳入考评内容,并按照工作重心不断调整升级区级考评办法,先后出台了环境卫生考评补充规定和实施办法,今年以来又新增高速出入口广场及周边环境卫生专项考评和农村公共厕所环境卫生考评,并依托住建部线上“城市公厕云平台”进行公厕管理督导工作。动态的考核、长效的机制,台商区让乡村美丽“超长待机”。

如今,按照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三年行动”既定目标,截至去年年底,全区78个行政村全部完成生活垃圾治理常态机制建设,提前完成省、市任务目标。在全市“美丽乡村”环境卫生考评中,已连续43个月位列综合成绩第一名。扎实推进垃圾分类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以上。

污水处理方面,2011年以来共组织工程建设项目80多个,总完成建安费9.8亿元,其中完工项目53个,建成污水管道196.18公里,所辖4个镇区污水管网主干框架基本形成。在2018年全市污水处理设施进度4次评比中,台商区完成管道长度、完成投资额、投资完成比例均位居全市第一。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环境治理的智能化建设上,台商区也取得创新突破。

众所周知,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发展在取得瞩目的建设成就的同时,也积累了很多“城市病”,如大街上电线杆林立,电线、电缆错综复杂,让人心生烦躁。如何实现城市发展进程与城市环境的和谐共生?台商区先行先试,结合自身实际,大力实施城市综合管廊。去年5月,随着总投资446万元的地下综合管线中控平台正式上线,台商区正逐步实现地下管线的智能化管理。

据了解,该平台以全新GIS为平台应用技术,构建一套完整的城市地下综合管线数据资源管理数字化、可视化的三维管线管理系统,实现了自来水、供暖、排污、燃气、电信等地下管线智慧化、精准化管理,为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以及应急防灾等领域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如今,在台商区水务公司的地下管线综合信息平台集控中心内,透过集控中心墙壁上的LED 大屏幕,前期已导入地下管线综合信息平台系统的台商区部分道路地下管线、5座污水泵站、1个污水处理厂、2个原水泵站的流量、液位等相关信息都能够一目了然地呈现出来。

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