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亲身感知,大大提升了港澳台侨学生的认知、认同感、融入感,更激发了青年学子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不久前,刚刚从华大毕业的印尼籍学生李福发表在印尼《千岛日报》上的一篇题为《我的印尼梦》的文章可见一斑——
“所以现在我的理想是当汉语老师。我要把汉语学好。接着去了解中国社会、历史、文化、政治和经济。毕业后我要当个好老师,不但要教导学生学好汉语,还要告诉他们中国古代和现代的发展状况。叫他们去中国,了解中国的政治、文化、经济等。当我的学生们回到印尼时,用他们学到的知识来发展与建设亲爱的祖国。更希望有一天我的学生中有一位像中国的邓小平,成为国家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这就是我的印尼梦,我希望它能早点实现。”
不仅授之以渔,还要用梦想引领梦想,用梦想点燃梦想,王坚希望从华大走出去的境外生,不仅有一技之长,可以小富自安,更要有理想抱负,成为当地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为了这个目标,王坚可以说是挖空心思了。如何放大华大境外生的价值和作用,使他们从底层的普通学生变成当地发展的领军人物、引领人群,王坚从“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概念中得到启发,创立了“海外学生领袖营”载体,对境外生中的佼佼者予以重点培养。
王坚告诉记者,随着中国的发展,华大对境外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工作也越来越有自信。改革开放初期,境外生有着比较明显的优越感,而如今,中国的发展已显现出一定的优势。一些细节给了王坚足够的底气,去年,来华大参加“一带一路贸易畅通人才培训研修班”的泰国一官员介绍说,在泰国网购,购物者付完钱后往往都要去庙里上香,祈求网购的商品能顺利地送到自己的手中。这与中国司空见惯的网购确实有些不同。
为了让华大的境外生们更深切地了解这些不同,放大在中国感受到的种种领先,王坚正积极酝酿将“海外学生领袖营”的学生走访范围从原来的文化类、自然风光类拓展到企业、公司等经济领域,通过更直观地感受中国日新月异的经济变化,为将来境外生创业、就业,参与“一带一路”经济互动打下扎实的基础。包括“海峡两岸高校文化与创意论坛”这样相对专业的论坛,王坚都把“海外学生领袖营”植入其中,期待扩大这些学生的视野,为最终点燃梦想、实现梦想储备更多的能量。
让梦想引领梦想,让梦想点燃梦想,“侨”史光荣的华侨大学不遗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