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功、立德、立言,这是古代仕子最理想的人生境界!
志书载,柯潜性高介,邃于文学。
柯潜(1423—1473 年),字孟时,号竹岩,祖籍晋江,五代时全家才移居莆田,住在现在莆田城厢区灵川镇柯朱村。移居后,柯家仕宦不断,柯潜以上四五代就书香不断。柯潜生于明成祖永乐二十一年,卒于宪宗成化九年,年51岁。
明景泰二年 (1451 年) ,柯潜状元及第,历官翰林院修撰、右春坊、右中允、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学士,掌院事。奉命主持两京乡试一科、礼部会试二科,任东宫讲官、侍讲经筵等职。
据传,当年柯潜降生时,他们家屋顶霞光闪烁,好象烈火熊熊。乡邻误以为他家闹火灾,便纷纷赶来救火。柯潜从小气质独特,颖异过人。7 岁即能诗,15 岁能作八股文。但直至戊辰科 (1448 年)才会试中副榜。柯潜志在高远,不愿去就职,直到景泰二年再考,得中状元。
民间传说,柯潜小时候,夜间行路,村里人常常见到他的前面好象有两人手持红灯为他引路,灯笼上隐约显出“状元”字样。村人为此很惊异,劝他父母延请名师授教,相信他将来一定能出人头地。
柯潜父母也望子成龙,将他送往城厢区东海镇北面的坪洋山的石梯书亭拜师求学。但柯潜刚开始尚未开窍,生性迟钝,久学不通窍,塾师见其“孺子不可教也”,便要辞别学馆而去。柯潜对老师情浓意切,依依不舍,坚持要送先生下山。塾师心中不忍,就对柯潜说:“我出个对子,你如果能对上,我就回去再教你;如果对不出来你就不必送了,我自己下山。”
那时,塾师举目四望,见附近有一位年轻村妇挑着一担橄榄上山,灵机一动,便出了上题“女子独行谁敢拦。”柯潜不加思索地答:“先生欲去我实留。”先生听了,十分欣喜。“敢拦”与“橄榄”,“实留”与“石榴”方言谐音,意存双关。这时的柯潜与平时真是判若两人,估计是他见了这壶公山神,“聪明花”顿开。塾师对柯潜说:“我回教馆再教你读书。但你要答应我,三年之内你不能随便走出书亭。要专心致志,精心研读书经。”柯潜在书亭里,发奋攻书,三年间果然从未踏出书亭一步。
这一年年底,柯潜送老师回家过春节,一路沿着溪边走,塾师出了一对对子让柯潜对:“夕夜过汀溪,足踏满天星斗。”柯潜马上对出:“新春悬古图,手扶万里江山。”塾师更加高兴,柯潜已熟读四书五经,满腹经纶。
柯潜弱冠之年就中了秀才,也就是在明英宗正统九年 (1444 年) ,登举人第一名。第二年,因不忍离开父母未赴会试。1448年戊辰科会试中副榜,不愿去就闲职。
传说柯潜明景泰元年 (1450 年)冬的一天,他偕同兴化举人王奎往九鲤湖,祈求仙翁指点功名。他在游览湖光亭时留下诗云:“踏破苍苔路几重?云霞深处访奇踪。凌风一啸高台上,声落寒潭起卧龙。”是夜宿住九仙祠,他俩各自梦见仙翁在自己的左手掌心书写了一个字,并叫他们明日直接下山,去寻找锄地的农夫圆梦。
第二天早晨,他俩按指点下山寻找农夫圆梦,来到莆田的莒溪村,果然看到一农夫在锄地。王奎抢先来到老农跟前向他说明来意。农夫听了觉得为难,说他识字不多,怎么能为两秀才圆梦呢。经过他俩再三恳求,才勉强答应了。王奎把手伸出来,农夫一看,认为他此科功名无望。王奎听了顿然失色,连忙辩解道:“这是个‘有’字,怎么会解作无望呢?”农夫说他是凭这个字的形状看,那字就象个落第的举子,背着包袱、雨伞扫兴而归。随即,柯潜上前亦伸出左手让他看手上这个字。农夫看后连声说这是个好字,此科功名必能高中!
王奎听了很不服气,插嘴说:“那是个‘無’,(无)字,也就是说什么都没有的意思,你凭什么断定他会高中呢?”农夫白了王生一眼,认为这个字的形状好像四个人抬着一顶官轿,而且前方还挂着一幅喜幡,因此一定能喜登高第,荣归故里。柯潜听了,连忙向老伯作揖致谢。
景泰二年(1451 年) ,朝廷开科取士,柯潜在礼部初战告捷,廷试果然金榜题名,钦点为状元及第。
柯潜登第后,品性高洁,为官刚正清廉,从不趋炎附势,状元及第后授翰林院修撰,后历右中允(正六品)、司经局洗马(从五品)、尚宝少卿(从五品)兼修撰、翰林学士(正五品)。成化三年 (1467年)官至詹事府少詹事(正四品)兼翰林学士。其时镇朔大将军石亨与宦官曹吉祥发动政变,迎英宗复辟,居功自傲,士大夫争趋其门,而柯潜独不与他交往。
由于父母相继亡故,柯潜辞官归里守孝。成化六年 (1470 年) 国子监祭酒(从四品)出缺,众议由柯潜顶缺,皇上也有诏要起复重用他,但柯潜坚辞不受,继续守孝。于成化九年八月病逝于家中。
柯潜秉性高洁,重操行。两次任会试主考官,两次任乡试主考官均拒绝人家请托,当时的人称赞他拔擢公允。景泰七年(1456年) 丙子科乡试,柯潜以修撰奉命主持应天试事。官船自北面南,在扬州暂停。有位秀才想走后门,趁着黑夜上船求见柯潜,被柯训斥后仍赖着不走,并将贿赂的贵重物品搬上船,柯大生气,将他扭送地方纠治。业余时间,柯潜兴趣广泛,常常邀请二三好友纵情山水,技壶吟诗,风雅俊逸。当翰林学士时,在院子后构筑一座清风亭,挖池种荷花,并植柏两株,人称“柯亭”“学士柏”。后刘文安为院长,凿井于其旁。“柯亭刘井”,一时传为美谈。
柯潜爱好文学,一生著作颇丰,著有《竹岩文集》《竹岩诗文集》18 卷,文章平妥整洁、峻整有法,诗尤清婉冲淡,均收录在《四库全书》中。他的子孙后代也是书香不断,仕宦不绝。
柯潜一族,五七世连捷进士。在他儿子、孙子辈稍显沉寂之后,到他曾孙子柯英一代,家运又大兴,接连五世登进士第。柯英在弘治己未科 (1499年)中进士,官至知府。其子柯维熊于正德丁丑科(1517 年),另一子柯维琪于嘉靖癸未科(1523年)都中进士,后一个儿子官至南京户部主事,且著作颇丰。柯维熊儿子柯本中于嘉靖庚戌科 (1550年)又登进士第。柯维琪孙子柯茂竹中万历癸未科(1583年)进士、官至知县。柯茂竹儿子柯昶中万历甲辰科(1604年)进士,官至副都御史、山西巡抚。(摘自《泉州状元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