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自《泉州状元录》)山清水秀的永春县坑仔口镇魁斗村,距永春县城60多公里。不知道是因为出了个没有在史书记载的状元才叫“魁斗”,还是因为叫“魁斗”,所以能出这么一位名不见经传的状元。
谢孟,传闻他是永春元顺帝年间的廷试状元,而且被称为“永春第一状元”。查元代16科考,状元32名,未见谢孟之名。
谢孟的故乡在永春县坑仔口镇魁斗村。也不知道在什么朝代,谢孟的故居被村人当作谢家的祖厝。现在比较能证明谢孟是状元的似乎是村头的谢孟墓。
谢孟墓在魁斗村的邱英林山,虽年代久远尚完整无损,坐乙向辛,墓碑呈半圆形,石碑上字迹已经模糊不清,后人寻迹摹裱上红颜料后显示出,左刻“弘治丙辰年十二月吉旦”;中刻:“大元廷试状元谢公墓道”;右刻则因为字迹风化辨认不清。拜桌下有石雕三人,前一人举一牌,上写“捷报状元及第”;中一人手举罗伞;后一人官服骑马。
据说,在隐居期间,谢孟看破红尘,过早地为自己修建坟墓,从他所作的对联:“任它白发人皆去,留此青山待我归。”可见其心态。这名不幸的状元名不见经传的原因,也许是到明朝建立时,他已经病逝。更可能是明代修志时,“削去胜国科第不录,年份科分无考,”以至于“其事始末莫详”。
另外,据《谢氏家谱》记载,祠堂的大门外原有一副对联:“明代工官居首府,元朝鼎甲及第家”、“凤毛仪世风流远,玉树生庭物色佳”。
跨进谢氏祖厝门槛,抬眼瞧见祠堂右悬一方朱漆匾额,上雕浮金大字“胪唱第一”,旁注:大明会状庄际昌属。堂柱两侧撰有楹联:“居魁斗日人占龙头纪乘不登缘胜国;当永嘉时庭栽宝树风流再振有今朝”。堂案上除正中摆设谢氏历朝历代祖宗牌位之外,尚有遗留文物石刻板书条幅若干。其中一条为:“万历已未九秋访尔驭尔伤二兄喜拜状元谢公墓。占一绝:‘先哲胪传光宝树,我今步武谪闲住,未享能作魁斗明,喜谒拜君胜回墓。’会状庄际昌题。”另一题诗《拜状元谢公墓题诗赠诸秀》,系时人、德化龙浔明经林槟所作,“断碑荒草总堪哀,吊古怜君此日才。但说永嘉迁客处,那知胜国夺魁来。精悬岱岳名犹壮,气压中原骨未灰。八地苔深浑是碧,化成宝树许多枚。”这至少说明在庄际昌年代,大家是承认永春有这么一位状元的。
古厝正堂屋因年久失修已经大半坍塌,只剩下后落,堆满农具的简易厅堂和二护屋。
谢氏后人告知,在元宁宗年间,谢孟到大都,参加了元朝科举考试。名列前茅,元帝面试时又鳌头独占。皇娥娘娘传旨召见谢孟。谢孟口齿伶俐,对答如流,深得皇娥娘娘的欢心。于是,皇娥娘娘亲自捧茶以示敬贤。不料,一只飞蛾飞入茶中,溺水而死。谢孟硬着头皮喝完茶汤,回家不久就中毒身亡。为此,如今永春乡间依旧流传着这样的乡俗但语:“新科状元不敢喝娥娘汤——喝下即死。”
而据其他一些零星资料记载,谢孟中状元后,得到母亲病逝的家报。按旧时惯例,谢孟立即奔丧,回到永春坑仔口镇魁斗村,守孝三年。除孝后,他本当赴北京报到,然而其时,由于元朝统治的高压政策,致民不聊生,民怨四起。元朝统治岌岌可危。谢孟亲眼目睹了战乱,又见元朝行将崩溃,因此愧为元官。托疾辞归,隐居家乡,终生不仕,过着恬淡清静的农家生活。
由于谢孟高中状元,取魁星踢斗之寓,人们把溪口村改名为魁斗村,以纪诞生状元的隆崇与荣耀。
明代万历庚寅,泉州明经进士陈一经为谢孟撰写墓表。题为《状元谢孟公墓表》,其上书:“……桃源谢世孟公,以文章及第魁天下,历世既远,文献莫徽,公之行实其详可得闻,然世代相传,皆以公自传月卢后托疾辞归,屡诏征召不起,仅以寿终……”
乾隆丁未(1787年),郑一崧修永春州志,博采幽潜,将之列入山川、遗举二志。民国丁卯(1927年),永春县志亦载其事,虽事迹始末模糊,但“里居姓氏盖与日月争光矣”!
谢姓,在《百家姓》中居第二十四位。谢姓人源于炎帝。居住在姜水(今陕西省的岐山、成功)一带,最早非姓谢,而姓姜。炎帝部落后来在河北省的阪泉之战被黄帝打败,部落分崩离析,其中有一部分南迁到河南的谢水流域(今洛阳市西)及批水流域。至周朝,周宣王封舅申伯于谢,建立谢国,子孙们也跟着别姜为谢,以国名为姓氏。
据魁斗村谢姓人家的“古谱序”记载,谢姓人都是殷商的后代。商末,纣王暴虐无道,比干不忍百姓受苦,冒死进谏,惨遭迫害。比干的妻子避祸到了深山,并生下了一个男孩。周武王推翻商朝统治后,深感比干的忠心为国,遂封比干墓,赐比干的儿子谢姓,名坚。
魁斗村的谢姓人家,即来源于谢坚一脉,系东晋谢伟安的后代。晚唐光启年间,中原人士为避难迁徙至闽南一带,谢姓人家大多迁徙到泉州地区安居。而魁斗村姓谢的祖先,原本住在仙游大圳。后周显德年间,迁居永春,移至魁斗村安居。如今,魁斗村的谢氏子孙已传至30世有余。
谢孟的故居,其实并非魁斗村真正的祖厝。“村里姓谢虽然源自同一个祖宗,但却分为五个支派:金、石、丝、竹、土。谢孟是其中的‘丝’派子孙。”
古厝厅堂上的两根主柱旧有对联一副:
骨宇兆鹿眠纪当年斩棘丕基肇启创垂志事
斯堂恢鸿绪话奕世告虔入庙永昭尊敬仪容
乡里传说,魁斗村谢姓人家的远祖是猎户,原本居住在仙游大圳。在一次追逐雄鹿时,发现了一处小溪淙淙、山花烂漫的山谷,仿若桃源仙境。猎人再也不想走了,他把全家搬迁到这里,长久地居住下来。这就是魁斗村的来历。
魁斗村人杰地灵。历史上魁斗村谢姓人家“世敦诗书,人多好义”,人才辈出。
十二世子孙谢鸣珂,时任湖广衡州府阳县知县,为人嫉恶如仇,爱民如子,被世人赞誉为“民之父母”,受到当朝皇帝的颁诏褒嘉。
十三世谢维,读书成诵,聪敏过人。明末清初随郑成功抗清,屡立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