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公路局:依法护路新探索

泉州企业家杂志

泉州市公路局:依法护路新探索

路政执法人员向群众介绍公路法律法规 郭琳/摄

(文/本刊记者 谢玉燕 特约记者 刘紫燕)2011年,福建省交通综合执法改革,泉州市公路局路政管理中的处罚、强制权被剥离,同时,泉州市、县两级路政管理部门被撤销。2年后,路政管理机构重新获批成立。然而,它也意味着,路政人员虽然依旧上路保护公路,但是,在发现侵占、破坏路产路权的案件时,却没有处罚或者强制执行的权力,只能通过教育劝阻或行政命令责令停止、改正违法行为,需要等待综合执法人员前来查处。

重新被赋予一定的执法权,就是被赋予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然则,面对有“枪”无“弹”、有“心”无“力”等现状,路政管理机构又该如何落实保护路产路权的职责?

近日,记者走进了泉州市公路局路产路权管理科。“协同执法生合力,规范用法强动力,深入学法注活力……”采访泉州市公路局路产路权管理科科长苏志勇时,“依法护路”等字眼频频从他口中蹦出。

协同执法生合力

“在实际执法过程中,有些违法人员知道我们没有了处罚、强制权,他们就对我们特别抵触。如果通知的交通执法机构执法人员没有及时赶到的话,违法对象强行离开我们一点办法也没有。”泉州市公路局路产路权管理科的执法人员无奈地说。

没有处罚、强制权,一定程度上给执法带来困难,但并不意味着执法无法进行。相反,它考验着执政者的智慧。

针对上述情况,泉州市公路局以问题为导向,积极探索实行路政执法的新途径,用联合执法的有效方式,形成公路保护合力。

以非公路标志、广告牌专项清理活动为例。

2011年,路政管理部门被撤销后,曾经一度,国道324线泉州段沿线的广告牌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2015年,一场声势浩大的“清牌”活动如火如荼地举行。政府、交通运输、公安、公路、城管、交通执法等部门协同作战,短短几天,1000多个违章广告牌被拆。这场由政府领导、公路部门主导,各部门协同作战的战役,由于拆除力度之大、数量之多、效果之好,为泉州路政管理工作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不仅如此,泉州市公路局还充分发挥公路站点多、巡查密度大等特点,在公路保护和养护巡查中,发现破坏、损坏、非法占用或利用公路和公路附属设施等违法行为时,都能依法在职责范围内进行制止,且采用拍照等形式记录现场情况,责令当事人停止、改正违法行为,做好巡查记录,并将相关违法情况抄告当地交通综合执法机构。对不及时处理将影响公路的违法行为,能立即先口头通报交通综合执法机构,再及时送达书面告知函。

同时,加强了对公路用地、建筑控制区、桥梁禁止采砂区等公路安全保护监管力度。所领导组织执法人员加强了公路路面日常巡查,对巡查中发现的公路建筑控制范围内的违法建筑、非公路标志牌、广告牌和路面堆积物、违章占道经营等存在安全畅通隐患的路障及时进行了重点清理整治,使侵害公路路产路权及公路、桥梁安全畅通等问题被消灭在萌芽状态。

纵横相交的协同执法,为路产路权保护事业构筑了坚实的法治屏障。有这样一组数据,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协同执法合力之所在。

去年,公路局路政部门与养护部门联合巡查、与交通执法机构的联合执法、与交警部门的协同协作机制,对违法行为发现及时、处置有效,对事故损坏路产办理及时、索赔到位。全年累计上路巡查2646车次,8514人次,纠正制止各类违法行为1991起,办结行政许可、路产损坏、协议式管理公路赔(补)偿案件462起。

规范用法强动力

在苏志勇的印象中,上世纪九十年代至本世纪初的路政执法,相对简单且略显粗暴。比如,一旦发现公路两侧违法设置加水站,在不听劝的情况下,路政执法人员往往是拿把刀将水管砍断便了事。

“作为站在执法一线的路政执法员,他们是法治的前哨,通过每一起或大或小的执法案件,代表着法治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变原有的粗放型执法,为规范化执法,亦是此次综合执法改革的应有之义。”苏志勇如是说。

懂法贵在用法。对于泉州市公路局而言,被分离处罚、强制权的路政执法,要想实现依法护路,关键是执法者必须学会用法。

有一次,某个乡镇要在公路用地上埋设排污管道,在未取得公路局同意的情况下,擅自进行挖掘、占用施工。该涉路施工行为,一方面不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将严重影响公路质量和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不规范的施工也将影响公路的安全和通畅,给过往的车辆行人带来一定安全隐患。为此,当得知这一消息后,路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制止。然而,施工单位不予理睬。路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立即采取民事救济手段,即施工单位一开挖,公路部门即回填。“这用了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紧急避险、反诉预备等法理。有关法律规定,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合法权益免受现实的和紧急的损害危险,不得己可以采取的一种避险行为。”苏志勇解释说。

在有理有据的情况下,施工单位不得已停止施工,并向公路局提交施工申请。

不仅如此,如何第一时间掌握证据,泉州市公路局执法人员很有经验。他们试点推进无人机、远程监控等现代化的设备在路产登记和路政巡查中的运用,尤其是对公路桥梁、隧道等重要路产安全保护区的有效监控,实现公路险、难位置巡查的“全覆盖”。“以后,即便有人损害公路,但只要调取监控录像,他就无处可逃。”苏志勇笑着说。

今年4月,市郊公路站的养路工发现,国道324线北迎宾某路段一处路肩遭到损害。得知这一消息后,苏志勇通过路网中心的监控平台,调取监控后,发现是一辆当地大货车撞毁。在确凿的证据面前,大货车司机和车辆所有人不敢辩解,最后进行赔偿。

据了解,未来,公路还将推进数字化等现代公路管理模式。如与百度地图或高德地图合作,利用其数据采集的基础,将公路、桥梁、隧道等路产、许可的管线与广告牌等数据写入其地图,实现三维、数字化管理等。

深入学法注活力

路政管理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导向性、涉外性很强的工作,要求执法人员不但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且必须具备扎实的法律功底,才能更好地开展路政工作。

2013年,路政管理机构获批成立,泉州市公路局坚持“高起点配置人员,高标准建设队伍”的建队思路,在2014、2015年新招聘法学、汉语言文学等专业的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充实到市局及各公路分局路产路权管理队伍,与原有调剂到路政管理岗位的老管理员组成新老搭配、经验与理论互补的路政执法队伍,有效改善了执法队伍的年龄、专业、知识结构。其中,新招聘的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85%。

在苏志勇看来,有学历不代表有能力,能力不唯学历论,能力需要不断地磨练和提升,更需要实践来检验。除了日常的路政培训外,苏志勇还会组织不定期的业务考试。实行路政业务考试成绩与路政所、路政员考核相挂钩,对路政人员掌握业务情况采取突击抽查形式。为此,在各路政管理所,很多人怕苏志勇。“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又搞突然袭击,让我们防不胜防。最关键的是,考卷是他自己出的,连他身边的人都不知道会不会考试,更别提考试的内容。”路产路权科的小唐对记者说。

人员队伍是路政管理事业改革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充分发挥路政管理职能作用的重要支撑和推动力量。眼下,泉州市公路局不断加强基层法制人才队伍建设,为基层依法行政夯实队伍基础,提供坚强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