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杜·迪安:现在,已到泉州绽放的时候

泉州企业家杂志

杜杜·迪安:现在,已到泉州绽放的时候

杜杜·迪安博士在草庵 陈玉玲/摄

(文/中新网记者 孙虹)泉州的老朋友杜杜·迪安博士回泉州了!

4月20日至2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青年创意与遗产研习班在泉州举行。作为受邀参会的重量级专家,现任国际良知遗址联盟主席的杜杜·迪安博士时隔20多年后,再次回到了泉州。为此,泉州为这位久别归来的老朋友安排了一场特别的座谈会。

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兼世界遗产研究会会长郭旃,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教科文处处长申玉彪,福建省文物局原局长、省文物学会会长郑国珍,以及泉州市领导、泉州市文化工作者、当年获救的渔民代表汇聚一堂。

“我太高兴了,我的泉州老朋友都在这里。”在这样温馨的“聚会”中,迪安博士一直难掩兴奋。

缘起:赴一场“海丝”之约

座谈会上,泉州市长康涛高度评价了迪安博士为泉州做出的努力。他说,迪安博士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更是泉州人民的好朋友,曾先后3次来泉考察海上丝绸之路,特别是1991年,他带领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考察队在泉州进行了为期5天的综合考察活动,翻开了泉州“海丝”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崭新一页,让泉州得到世界更多更广泛的认识。

1991年2月,时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项目协调员的迪安博士,带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之路考察团,乘坐“和平方舟”从意大利威尼斯出发,一路经过希腊、土耳其、埃及、阿曼、巴基斯坦、印度、斯里兰卡、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菲律宾,最后来到中国。

作为当年考察队的一员,福建省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会会长陈达生也感慨万分。“在船上,我第一次见到迪安博士,之后我不断地与成员们分享泉州的史迹,在快到中国的时候,我和迪安博士有了共识,我们认为这就是‘泉州学’。”

陈达生印象十分深刻,一念“泉州”二字,很多外国人发音发不准。“但对泉州情有独钟的迪安博士在船上经常练习读这两个字,后来念得非常非常标准。”

忆往昔,迪安博士也深情地回顾了刚到泉州时的情景:“成百上千人在港口迎接我们,锣鼓喧天、朵朵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