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杉在洛阳桥
泉州企业家杂志(本刊记者 谢玉燕)洛阳古桥,中国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其“筏型基础”“悬机浮运”“种蛎固基”等具有开创性的工程技术,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造桥技术创举。
它曾见证、参与了刺桐古港的辉煌,也是泉州人的“精神图腾”。历经千百年,在自然与历史的潮涨潮落之间,昔日的辉煌不再,古桥只能横跨在洛阳江面,静默不语。
然而,洛阳桥边却有一人,不用翻阅资料,洛阳古桥的一切,他张口就来。他为古桥客串导游,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洛阳桥,了解洛阳桥,记住洛阳桥。他还编书撰文还原古桥历史的真实,使得“厝边人”看清古桥的“宝”。他让石梁不再沉默,碑亭也变得生动,风化的佛像浮雕更显灵性,连船形桥墩似乎也在向后人讲述着它彼时的辉煌。在他口中、笔下,洛阳桥“活起来”了。
他就是陈德杉。
兼职导游临“大考”
年纪不轻,身板却是笔直;和颜悦色,眉间却很坚毅。这是记者见到这位75岁老人的第一印象。
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洛阳人,古桥的一碑一石、一塔一亭早已镌刻在陈德杉的心中。那句“站起来像东西塔,躺下去像洛阳桥”的赞语,更是让他引以为傲。无论走到哪,当他拍着胸脯向人介绍,我是生在洛阳江边,长在洛阳桥畔的洛阳人时,语气中总是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自豪感。
虽然古桥历经千年,经过岁月的沧桑,曾经的辉煌消失在时间渡口。但桥上的那抹夕晖,那块摩崖石,那座蔡襄祠,始终是他的牵挂。他对洛阳古桥有着孩子对母亲一般深情的爱,即便岁月流失、空间转换,这份爱始终难以割舍,且越发浓烈。
1991年2月14日,陈德杉突然接到洛阳镇某领导打来的电话,“德杉兄,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要来考察洛阳桥,能过来帮忙讲解下?”
陈德杉想了想,回答说,“可以。什么时候?我马上到。”
旁边的人提醒他:“洛阳桥归洛阳镇管,你是涂寨镇党委书记,越俎代庖不妥吧?”
“现在洛阳镇的领导班子都是刚调来的,对洛阳桥的情况不是很熟悉。既然他们开口,我又何须顾虑太多?何况联合国来考察是大事,对古桥而言更是喜事,何必分你管还是我管?”陈德杉语重心长地说。
当他来到古桥,看到一拨又一拨的人正从车上走下来,陈德杉惊呆了。“长那么大,还是第一次见过那么多的外国人。”陈德杉回忆说。此时,他不免紧张起来,这么多领导陪同,考察团成员还都是专家,万一自己没讲好,搞砸了怎么办?在旁边的领导看出他的担忧,安慰他说,“你把知道的介绍好,其他不用考虑太多。”陈德杉点了点头。
走到洛阳桥,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丝考察团领队,迪安博士对古桥的建设啧啧称赞,同时他也提出疑问,为何桥一面建尖形“筏型桥墩”,一面不建?
此时,陈德杉见无人回答,便走上前去,笑着问迪安博士:您觉得是涨潮力量大,还是退潮力量大?“当然是退潮力量大。”迪安博士回答道。“那就对了,为了减少退潮时海水对桥身的冲击,所以北边建尖形‘筏型桥墩’。而涨潮时冲击力小,则不需要。”迪安博士茅塞顿开。
走到月光菩萨塔时,翻译向迪安博士介绍说,“这是月光菩萨塔”。迪安博士不解地问:“没看见菩萨雕像,怎么叫月光菩萨塔?它和月光又有什么关系?” 众人的目光再次转向陈德杉。
陈德杉不慌不忙地介绍说:“背桥向北一面雕刻着一尊菩萨,我们站在桥上,只能看到东、西、南三面,只有站从海上看过来,才能看到菩萨。至于与月光的关系,是因为菩萨额头原来镶着当时番客所赠,欲用于建桥之费用的夜明珠。到了晚上,夜明珠发出光亮,如同月光一般,指引着海上的船只。”迪安博士点点头表示明白。
这时,陈德杉指着石塔南面刻着的五个番仔字,问道,“相传,这是印度高僧拘那罗陀的门徒为石塔所撰写,请问这上面写的是什么?”迪安博士看了看,然后摇了摇头。此时,好奇地考察成员也纷纷上前查看,有人说它们是梵文,也有人说是阿拉伯文,可就是无人能给出答案。
“洛阳桥的建成,不仅方便了洛阳江两岸百姓的出行,还为南北交通运输提供了安全便捷的通道,尤其是外国商人的货物北上,不必再经朋山岭远绕河市长溪桥,缩短了不少路程,极大地促进泉州海外交通贸易的繁荣与发展,这五个番仔字就是当时刻下的。”陈德杉补充介绍说。“这是泉州海丝贸易最重要的见证了。”迪安博士及考察团成员当即表示。
联合国专家的认可,让陈德杉不由得松了口气,与此同时也更加坚定了让世界了解洛阳古桥文化与价值的决心。
古桥绝响再“复活”
“洛阳古桥中段,有一坎石桥,桥板独异,并排石板,共计七条,大小如一,每逢朔望潮满,江水击桥,石板硿噹作响,宛如七弦之声,宫商分明,时人称之‘七弦桥’。明户部主事苏茂相在《题万安桥中亭》中写到,‘秋至奔流朝还若,月明清韵听湘灵。’后人以‘潮声琴韵’赞其胜景。然而,抗战时期,因战争破坏,洛阳桥难觅昔日风采,‘潮声琴韵’更是成为绝响。”每次介绍洛阳桥,陈德杉除了会讲现存遗址的故事,更喜欢介绍那些已经消逝的古史古迹,“潮声琴韵”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