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中)向参加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专家介绍泉州开元寺
泉州企业家杂志(吴沿 谢玉燕)“泉州人稠山谷瘠,虽欲就耕无处辟。州南有海浩无穷,每岁造舟通异域。”谢履一曲《泉南歌》,道尽泉州根本——人稠山瘠,就耕无处,所幸州南有海,舟通异域,泉州因此衍生出无数波澜、万千故事。
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组织的那一次考察,轻轻地揭开了历史的面纱,泉州上下才真正意识到,古城泉州,深藏不露,读懂不易。
近日,记者专访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沈阳——一位从事文物保护工作30多年,曾数十次来到泉州的“资深泉州粉丝”,听他聊聊古城泉州、聊聊开元寺。
“开元寺还有很多迷,值得深挖,所以我每次来泉州,都要到开元寺去转转!”从1986年第一次来泉州就接触开元寺,30多年无数次的探究,时至今日,沈工还这样感叹到。其实,这何尝不是对泉州这座古城发出的感叹!
2016年6月,国家文物局在泉州召开“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时,泉州请沈阳客串讲解,从文化遗产的角度,向来自印度、印尼、马来西亚、希腊、日本、韩国等10多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文化遗产领域的管理者和国际组织相关专家学者介绍开元寺。
采访中记者有幸听到这段精彩的介绍:开元寺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它是中国早期唐代密宗的代表,这一流派后来传到日本,在中国反而难得一见。开元寺中保留有许多密宗的东西,包括天王殿的两大护法、戒坛殿内的甘露戒坛和金刚护法。经过对比发现,开元寺大雄宝殿的斗拱形式,与日本奈良现存唐代寺庙的斗拱做法相似。大殿内供奉的佛像、大殿的平面布局,包括开元寺的双塔格局,也都是国内少见的。更值得一提的是,开元寺以直观实物的形态,告诉世人,泉州人自古以来就善护遗。开元寺月台下的狮身人面构件、大殿后的印度教青石柱,便是泉州先贤重修开元寺时有心护遗的“神来之笔”!
沈工深有感触地说起这次开元寺东西塔的修缮。他告诉记者,由于年岁太久,东西塔存在表面污染、结垢、空鼓、盐析等病害,而严重的漏水是导致这些病害的重要诱因。沈工分析说,水会加快石块中原有的盐分析出,盐析导致空鼓,空鼓脱落则不可逆地导致塔中许多佛像面容脱落,难以修复。为了解决这个漏水问题,他已带领相关团队研究了整整十年,才确认既符合传统要求又行之有效的防渗工艺,开始对东西塔进行第一步的初步修缮……
重识刺桐城,沈阳念念不忘的是,泉州不仅要从文物角度去认识这些史迹,更要从文化遗产这个角度,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这样才能让“海丝”复活,为城市添彩。因为研究已经表明,泉州是遗留古代海丝贸易活动史迹资源比较丰富和完整的城市!
为了更直观地介绍昔日泉州海洋贸易活动的盛况,沈工甚至向记者描述了过去“商船入泊刺桐港”的路线图:当偌大的商船,乘着强劲的南风航行在茫茫大海时,远远便望见矗立在宝盖山顶的八角五层的航标塔——万寿塔(俗称姑嫂塔),人们便知道刺桐城不远了!跟随着万寿塔的指引,海船开始入港,转眼又见六胜塔,说明船已驶入内港,这时候海船或可停泊石湖码头,亦可继续向入航行,泊靠大小坠岛进行货物转运,大船换小船,将远道而来的香料搬上小船,驶向晋江下游的江口码头群,驶向聚宝街,驶向德济门,船上人等或上岸贸易,或朝拜天后宫……而来自德化、磁灶的陶瓷、安溪的茶叶,各地生产的丝绸,或通过洛阳桥、安平桥等便于水陆转运的通道,汇向码头装船出海……
在千百年周而复始的往来中,泉州遗留下大量的相关史迹,可谓品类丰富,叹为观止。诚然,泉州,无可厚非地拥有“海丝”名城的地位,今年1月26日,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致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正式推荐海上丝绸之路遗产中具有代表性的港口城市“古泉州(刺桐)史迹”作为2018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也再次证明了这一点。沈工期待泉州能用好申遗成果,通过申遗,让更多的人们从更高的文化层次认识泉州,爱上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