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农商银行行长林向前(左)
泉州企业家杂志(本刊记者 林雅萍 通讯员 周晓婷)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泉州民营经济面临重新洗牌,也给泉州银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新形势下,银行如何服务实体经济、控风险、促转型、求创新?
泉州农商银行也开始尝试适应本行的金融“供给侧改革”,即发挥一级法人银行的决策优势,利用覆盖广泛的网点渠道,根据产业特性,改变金融产品服务条件,做好信贷资金配置“加减法”;对不同群体进行细分,创新金融产品,做到“精确制导”,以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需求。
泉州农商银行董事长林向前如是说,“作为本土银行,多年来,泉州农商银行始终坚持扎根泉州,构建‘精细化运作’的金融服务体系,在服务实体经济中深耕细作,努力实现金融服务从‘输血’阶段向‘造血’阶段的转型升级。”
创新担保模式:从“我要”到“你有”
资产抵押、担保是最常见的贷款方式,一些轻资产、担保难的行业被拒之门外,如创新型企业、互联网企业等,较难通过银行机构获得贷款融资。
为此,泉州农商银行推出信用免担保的“双创•普惠卡”,为众多创新型及互联网参与者提供创业备用金,根据行业特性,降低门槛,让金融服务得以走进轻资产企业。
当然,除信用免担保的“双创•普惠卡”外,更有意想不到的担保方式——非上市企业股权质押。
福建小马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针对茶行业平台进行专门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的软件技术企业,通过非上市企业股权质押,从泉州农商银行获得5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这是泉州农商银行首次大胆尝试的担保方式。
与初次尝试的非上市企业股权质押贷款不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专利权质押贷款在泉州农商银行已经较为成熟,成为大力推广的特色产品。截至今年10月份,已为6家企业发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25笔、贷款余额9136万元,专利权质押贷款余额1936万元。
而对某食品公司的扶持,并助推其在新三板正式挂牌上市,是泉州农商银行为企业提供产业链金融服务,加快企业扩张发展与战略布局的典型案例。
从企业初期到如今,泉州农商银行提供的贷款金额已从最初的50万元,到现在的6000万元,细细了解该食品公司在泉州农商银行的贷款结构,其中通过商标权质押获得贷款,又是一项大胆的创新。
在“三农”发展方面,泉州农商银行又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银行,作为首批试点银行,先行先试,大胆突破,率先发放了“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的抵押贷款,截止10月份,已发放“两权抵押”贷款2685万元。
同时,为了支持渔业发展,泉州农商银行还在泉港区峰尾镇设立“渔业专业支行”,为渔民办理免评估的渔船抵押贷款,目前已发放贷款4013.83万元,大力助推绿色海洋经济发展。
非上市企业股权、知识产权、专利权、商标权……许多具有价值的所有权也能成为质押物,这在泉州农商银行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