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最长的石桥——安平桥 图片由泉州市公路局提供
泉州企业家杂志(本刊记者 谢玉燕)没有桥,路便成断头路;因为有桥,天堑才变通途。
对于一个区域而言,桥梁不仅仅代表着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的最高水平,也成为衡量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泉州素有“闽中桥梁甲天下,泉州桥梁甲闽中”之美称,拥有着古代最长的石桥——安平桥;现存最早的跨海石桥——洛阳桥等历史悠久的名桥。泉州桥梁不仅文化底蕴深厚,而且数量众多。据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泉州共建成了大中型桥梁2500多座,几乎涵盖目前我国所有桥梁的类型。
当各式各样的桥梁在泉州拔地而起时,桥梁安全问题也随之凸显——桥梁的安全标准如何评定?超年限的桥梁如何改造和加固?如何用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方式进行桥梁维护?各种问题接踵而来。特别是近年来桥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如何守护桥梁安全,成为了摆在泉州公路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
新机构 应运而生的桥隧中心
泉州是“桥梁大市”,但不是“桥梁强市”。
“要实现从‘大’到‘强’的转变,并非只是简单的一个字的变化,背后需要无数的探索和积淀——这要求桥梁不单纯在数量上占优势,更要求所有基于桥梁建设、管理和养护水平都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泉州市公路局局长郭根才如是说。
桥梁结构特殊,细微的安全隐患往往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造成重大损失。面对泉州专养公路桥梁隧道数量不断增加,重型、超载车辆持续增多,公路桥梁超负荷运行的严峻形势,成立专门机构负责桥梁隧道养护管理工作,成为郭根才脑海中不断闪现的一个想法。
几经酝酿,数次摸索。2012年,郭根才决定将其付诸实践。
考虑到工程处在桥梁建设、养护管理方面的经验,泉州市公路局决定在其原有基础上,进行职能调整,更名为“桥梁隧道管理中心”。“桥隧中心可以说是应运而生,这不是简单的名称改变,而是公路部门桥梁养护观念迁变的体现。”郭根才坚定地说。
随着机构的调整,上级交通主管部门下发了《专业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制度》和《安全运行十项》等制度。“桥隧中心的职责是对我市专养公路桥梁和隧道的监控检测维护,通过核对基础技术数据,采集基本信息以及病害数据、影像资料等,逐步完善桥隧技术档案,以便有效提升泉州公路养护管理与应急抢险处置水平。”桥隧中心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机构的设立,职责的明确,为守护泉州桥梁安全奠定坚实基础。据统计,“十二五”期间,全市共实施危桥加固改造70座,隧道整治14座。
新路径 基于科技的桥梁管理
守护桥梁安全,科技创新是唯一的、也是最有效的途径——这是新时期下,公路人的共识。引进新设备、创新检测技术、加强检测管理,由此成为泉州市公路局不断探索的方向。
在泉州市公路局桥隧中心,只见工程技术人员轻点鼠标,电脑屏幕上立马跳出一幅幅桥梁底面、柱面及横梁等结构面高清画面。画面监控的对象实际是位于数公里之外、324国道上的泉州大桥。
据了解,传统桥梁检测多是由人携带仪器攀爬至桥梁各部位进行测量、记录,易忽略细节,给桥梁质量埋下隐患。而无人机航测桥梁底面、顶部,可宏观了解桥梁运营情况,为桥梁的精准检查指明了方向,不但省时省力,还提升了检测准度、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