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大:巴金特别眷恋的地方

泉州企业家杂志

黎大:巴金特别眷恋的地方

1988年梁披云先生(左五)率领李尚大先生(左四)勘察新校址(老照片由林长红提供)

李尚大的这一举动在林长红眼里显得格外珍贵,他说:“以所尊敬的师长、友人的名字来为命名,让他们的精神在学校延续,指引黎大的莘莘学子,这无不体现着李尚大最无私的付出、最真诚的期许,从中更能体现低调谦逊、实干务实的‘李尚大精神’。”

黎大情缘:巴金的“泉州故事”

位于中山北路的黎大老校区里,屹立着两棵老榕树,见证了黎明高级中学到黎明职业大学的曲折历程,也见证了巴金在泉州留下的足迹。

20世纪30年代,巴金先生曾三次来到泉州探友、访学、写作,寓所便在黎明高中内。他曾多次与师生在古榕树下畅谈人生和理想,也许这棵古榕树便在他的窗外。后来,在他的激流三部曲等作品里,以这棵古榕树为原型的描写并不鲜见。据不完全统计,巴金有三十几篇文章,涉及记叙怀念闽南、泉州、黎大的风物描写。巴金与泉州的感情可见一斑,而一切都绕不开黎大。学校为了让“巴金与黎大的情缘”“传之以永、流之以远”,特在榕树下立碑纪念。

作为黎大永远名誉董事长,巴金一生都惦记着黎大。其中一件小事足可说明。

黎明学园(即黎大前身)创办初期遇到不少困难,为建图书馆,公开向社会各界募集图书,巴金得知消息后即多次赠书给予回应。从1982年农历正月开始向黎明学园赠书,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巴金老先生赠出多达11批、7000多册的书籍。给黎明学园的赠书,巴金老先生每本书必须亲自挑选整理,曾有一次因站在椅子上挑选书籍,不慎跌落骨折,黎大师生得知消息后无不动容。

林长红表示,熟悉巴老的朋友都知道,巴老一生都在用实际行动践行“讲真话、做实事”的精神,这种精神逐渐成为了“黎大精神”的核心要素。近年来,黎大对“巴金”文化品牌的塑造是不遗余力的,包括成立“巴金研究所”、举办“巴金文化节”、设立“巴金赠书特藏室”、在学报中开设“巴金研究”专栏、在“校史馆”辟有“巴金与黎大情缘”专版,目前,学校正在筹建“巴金与泉州纪念馆”。“巴金精神”渗透在黎大校园的各个角落,让黎大学子们从思想到行动产生潜移默化的改变。

宝觉山遗产:“格物致知”

巴金与黎大的关系,有目共睹;而朱熹与黎大,似乎风马牛不相及。

然而林长红说,两者之间其实颇具因缘。这要从宝觉山说起。

朱熹开创“闽学”,并在泉州讲学,形成泉州独特的“清源学派”。黎大坐落于风景胜地宝觉山,这是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朱熹曾经讲学过的地方,并留下了许多人文遗迹。经林长红等人的考证,山中的海印寺内嵌有朱熹题刻“天风海涛”的匾额、海印寺内的“朱子祠(泉州市级文保单位)”、乾隆元年立的“朱文公祠”及“宝觉书院”石匾等等,都足以证实朱熹与宝觉山的历史渊源。于是,探索朱熹文化、寻访朱熹遗址的一系列寻迹采风活动正式展开,“朱熹”正悄然拨开历史迷雾,走进黎大校园。

林长红告诉记者,朱熹理学思想中,“格物致知”是核心。“格物”,就是要求人们亲历其事,亲操其物,即物穷理,增长见识。“致知”,就是求为真知,从推致事物之理中,探明本心之知。大致的意思是,人们不仅要从知识上掌握事实真相,还必须从行动上加以佐证。

他说,对“朱熹文化”的重新梳理,将与“梁披云教育思想”“李尚大华侨文化”“巴金文化”等一起,构成“黎大文化生态圈”。

林长红意外地发现,这些不同时期的文化体系却具有共同的“精神质地”:从朱熹主张的“格物致知”,到梁披云“爱心教育、手脑并用”的教育思想,到李尚大“实干务实”的行事风格,到梁灵光的“奋斗创新”精神,再到巴金的“讲真话,做实事”精神,与黎大校训中倡导的“善学强技”不谋而合。

于是,有了近代教育大家的循循善诱、谆谆教诲,现代文学巨匠的鸿篇巨制,华侨巨子的慈善文化,著名革命家的奋斗精神,再加上古代理学大儒的思想盛宴,让黎明职业大学散发出别样魅力和独特风采!

[责任编辑:陈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