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丝”遗响在泉州台商投资区

泉州企业家杂志

“海丝”遗响在泉州台商投资区

《秀涂古港》组照  杨晓阳/摄

(文/林晓文)古时,这里曾是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的地方。洛阳桥、洛阳古街、三宝宫、接官亭、郑和堤,古代海关遗址……见证了这片土地上的风风雨雨,从繁盛到衰落,从战乱到和平,从衰败到复兴!这是一块美丽富饶、名胜古迹众多、魅力四射的文化古地。如今,她是泉州国家级台商投资区,“山耸城中、城在绿中、江海绕城、水绿相融、城岛相映,融山、水、城、海、岛于一体”的美景正随着城市建设的完善,逐步呈现在民众面前。

  伴着夕阳,漫步于千年洛阳桥上,视线所及,一大片郁郁葱葱的红树林绵亘数里,白鹭在空中翩然飞舞,木质小船在清澈的水面上微微摆动……立在尘封草衰的古码头边,临风眺望,古渡兴衰陈迹依稀显现,怆然之情油然而生。

  离海岸线不远处,有一个叫百崎回族乡的地方。据说,百崎在600多年前本为汉人居住区,到1376年才有了回民前来定居。原居住在泉州东海法石以养鸭为生的阿拉伯人后裔郭仲远经常从海上赶鸭子到百崎,后来家族分支时,郭仲远带领妻子陈氏和2个儿子搬到百崎居住,成为百崎郭氏家族的开基始祖。

  相传在明朝永乐十五年(1417年),三保太监郑和(郑和也是回族人)总兵奉旨第五次下西洋,途中船队在泉州后渚港一带候风。由于郑和出生于云南回民家庭,也是一位虔诚的伊斯兰教徒。在星期五主麻日,郑和前往泉州清净寺礼拜时遇到郭仲远。两人一见如故,郑和有意到百崎乡探访郭仲远家族。郭仲远一时找不到迎宾驿馆,只好在百崎渡口的石凉亭内摆设香案,带领合家子孙在此恭候钦差太监郑和大驾。

  永乐二十年(1422),郑和第六次下西洋返回时途经泉州,又作短暂逗留。想起当年过访百崎,当地回族兄弟盛情款待,与郭仲远酣然对弈、促膝谈心的情景历历在目。于是,再度过江来访,共叙离情。此后,百崎回民为了纪念郑和的来访,便将渡口的那座石亭称为“接官亭”。

  这座石构四角攒尖式的接官亭,坐北朝南,正面长7米,前后宽6.7米,通高5米,占地面积近50平方米。亭中4根石柱围成一个小“口”形,其外12根檐柱围成一个大“口”形,16个础位平面恰好构成一个“回”字形。亭盖由20根石梁16根方形石柱支撑;盖顶四披,各披都由石板拼成等腰三角形,四条隆起的亭脊汇向葫芦形刹尾。整座石亭结构独特,风格古拙,独具一格。

  接官亭,至今仍默默地矗立在百崎渡口,斑驳的石面诉说着流传了数百年的故事。相传,郭仲远家族当年居住的埭上村,每逢涨潮时海水就漫到门前,给生活在这里的百崎回民带来诸多不便。郑和在此驻扎期间,在海滩上筑起了两条堤岸,一条长60多米,从百崎回族乡的斗门头村与埭上村西角相连,另一条长700多米,从埭上村西角连接至三台山麓的龙头山。堤岸外是滔滔的海水,堤岸内是百姓造田建屋,其乐融融。谁知农历八月十五的大潮来势凶猛,直逼刚刚建好的大堤,几处尚未干涸的地方已溢入海水,堤岸岌岌可危。郑和看在眼里急在心中,面对着这滚滚而来的波涛,他急得把脚一跺,自言自语般大声吼道:“难道这潮水还要再继续上涨吗?”说来也怪,就他这么一跺,那磐石上居然留下了深深的靴印(俗称“仙脚迹”),而潮水一下退了1米左右,大堤终于保住了。

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