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少萍:我们的“东亚文化之都”

泉州企业家杂志

黄少萍:我们的“东亚文化之都”

元宵期间,泉州市领导黄少萍、郑新聪、陈海基、杨俊峰与市民共游元宵灯会。 陈英杰/摄

我们赢了!泉州赢了!在场所有的泉州人都欢呼起来。掌声雷动,人们纷纷向泉州表示祝贺。

这是泉州的骄傲,也是所有泉州人的骄傲。作为泉州的女儿,我有幸为家乡鼓与呼,写下又一段难忘的泉州记忆。

消息传回后,全市欢腾。

对于市民来说,这是巨大的惊喜。但对于我们而言,这不是奇迹,而是水到渠成。

很多人都很惊讶——因为我们是静悄悄去的。当时我想,做足了准备,如果还是没能成功,我们就静悄悄地回来。如果做成了,再加大力度宣传、行动。

就像泉州人常说的那样,躺下去是洛阳桥,站起来是东西塔。

接过“文都”大旗,泉州将打开崭新天地

新时期,中央支持福建跨越发展,被省委、省政府寄望为“福建‘东部’”的泉州,正处在负重跨越、创新转型的重要关口。省委书记尤权来泉调研时,曾叮嘱我们:“泉州今后如何进一步发挥优势?要深入思考问题在哪,差距在哪,风险在哪,早作准备!”

“东亚文化之都”,正是一架逐梦的云梯。

这是一个世界性的舞台,不仅是文化的,也是经济的、城市的、外交的。

这是一个联结古老辉煌与崭新未来的契机。在新一轮发展中,随着“文都”品牌的持续发酵,泉州将创造传统与现代融合、经济与文化协调的新型发展模式,增强文化自信,重塑现代城市精神。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更好地讲述“泉州品牌”、“泉州故事”、“泉州价值”。

打响第一炮!

我们深知,光环背后,更有沉甸甸的责任和义务。

泉州的任务,不只是简单的文化建设与交流,更重要的是展示文化大国的泱泱风范,与韩国光州、日本横滨一起,共同提炼“亚洲价值”,向世界展现独具魅力的亚洲文化精神家园。这样的路径,无章可循,史无前例。泉州要做的,就是打响第一炮。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泉州是联合国赋予的全球第一个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于是,我们把“文都”的目标定位为,建设“影响东亚、面向世界的多元文化都市”,并迅速牵头成立了建设发展委员会,拉开筹备大幕。

几个月后,“文都”迎来开幕“第一仗”。我们以再现千年前的“光明之城”为序,启动“古城——古港——新区——全域联动”工程,并融汇了音乐节、艺术展、创意集、嘉年华、元宵灯会、三国论坛……让日韩各界嘉宾在三天三夜的狂欢中深度握手泉州文化。

如今,当我再度回味这场开幕盛宴,依然难掩激动。元宵当天,80万市民和各国宾朋涌上街头,60多家国际新闻媒体聚焦泉州。我记得光州、横滨客人的赞美——“泉州是一座很好融入的城市,代表了开放活力的中国形象。”我更会回味家乡艺术大师蔡国强的鼓励——“今天泉州所做的一切是有意义的,它正在创造崭新的未来。”

一年经营,唤起最广泛的文化共鸣

许多人会问,“文化之都带来了什么?”

按照文化部 “扩大开放、提升交流、留下遗产、造福民众”的总要求。一年间,我参与、见证了“文都”带来的城市进化。

——城市外交在进化。今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上提出“城市外交”概念,以“城市梦”承载“中国梦”,而“文都”外交正抓住了这一大好机遇。在官方渠道,我们启动了最密集的文化外交。与光州、横滨的26个交流项目,涵盖艺术、学术、媒体、青少年等多个层面:如互遣艺术家、互办文化展,媒体界合作互联,中韩日青少年“非遗”夏令营等。由此延伸,更多的民间交流自主迸发出来:例如,部分企业家和规划院自费赴横滨学习;茶叶、陶瓷、香道大师们自行办展交流;老年大学自发走出国门,参加光州“老年文化周”;旅游业也创造性地推出光州专线游,拉近“文都”距离。于国家外交而言,这些不过是细枝末节的小事件。但亚洲文化的认同感,正是借由这一点一滴的小活动滋长,最后汇成江河。

——产业在进化。借力“文都”效应,2013年,泉州文化产业增加值近269亿元,位居全省首位,占GDP比重超过5%,首次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今年预计文化产业增加值将突破300亿元大关。看到“文都”潜力,世界500强企业惠普择道安溪,打造亚洲最大的数字媒体全产业链基地。“文都”同样拉动旅游跃升,不久前,省外游客的过夜人气,泉州首次摘得全省第一;今年国庆,全市共接待境内外游客近23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达18.52亿元,比增均超两成,创下历年之最。

——文化惠民的行动也在升级进化。源和1916创意产业园扩建成了市民“文化会客厅”,全市共举办了240多场重大文化活动,2万多场群众文化活动,100多场县域文化特色民俗活动,让市民天天过节,直呼过瘾。

与此同时,以文兴城,泉州城市变局清晰呈现:“以古城、新区、古港三大核心工程领衔,带动全域文化联动提升”。当代艺术馆、亚洲艺术中心、图书馆新馆、文化传习院、儿童文化中心等城市文化综合体正陆续规划、实施。老区,通过保护改造焕发新颜,构筑“城市文化综合殿堂”;新区,利用兴建文化设施提升文化内涵,带动“文都”的整体大发展。

更为重要的是,在泉州,文化从来不是政府搭台的独角戏,它能够唤起的,是最广泛的共鸣。

今年春节刚过,美国的侨亲告诉我,在号称“世界十字路口”的时代广场,“东亚文化之都? 泉州”的形象宣传片在户外大屏幕滚动播放。它不花政府一分一毫,由泉企自主赞助,为的是向不同肤色的人们分享“文都”风景。

对此,我并不感到意外。作为长期与文化结缘的泉州干部,我深信,“四个泉州”是我们参与角逐的独特优势,更是我们建设“文都”的重要力量。正如参赛时我向评委承诺的那样,“文都”最大限度激起了海内外3000万泉州人的爱国心与民族情。一年间,海内外泉商捐资3000万元设立了“泉州南音南戏发展基金”,泉籍异地商会募捐6000多万元设立了“泉州当代艺术馆基金”,其他各种海内外捐款超过1亿元。不少企业自掏腰包在国内外为“文都”打广告;许多市民自发组织,为泉州设计漫画、编撰微博、拍摄短片……

双管齐下,开启“文都”“海丝”互动的崭新尝试

“文都”建设渐入佳境,我们的思考也逐步深入。

当今世界,经济与文化交融的趋势日益明显,文化已经成为区域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我认为,东亚文化之都建设,正是带动区域发展重要的动力源和助推器,更是以文化促开放的历史契机。

泉州是幸运的。当前适逢国家大力推行“一带一路”战略,在历史与现实的坐标上,泉州横向是中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纵向则是联合国在中国唯一认定的“海丝起点”。把呼应国家战略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建设,与“文都”建设巧妙交融,我们顺势开启了“文都”与“海丝”互为平台、互相促进的崭新尝试。

一个典型例子是,泉州今年两度前往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以“海上丝路”唯一代表城市的身份,举办了“丝绸之路与创意城市”展览和《中国一日?重返泉州》系列活动,不仅弘扬了“海丝”文化,更向世界推介了“东亚文化之都”。

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