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勤时间影响生活品质 探索降低通勤工作方式

泉州晚报

主持人:近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发布了《2021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报告选取全国42个主要城市,汇聚2.3亿人的大数据职住和通勤样本,勾勒出中心城区人口的通勤画像,提出城市通勤的问题。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主要城市45分钟以内通勤比重总体平均水平为76%,其中超大城市68%、特大城市73%,尚有较大提升空间。通勤时间是生活品质的重要影响因素,该如何降低市民的通勤时间?

本期嘉宾:王霞菊、郝冬梅、李易慧

减少戾气从改善通勤做起

□王霞菊(职员)

通俗地说,通勤时间就是上下班时在路上花费的时间,它关乎居民幸福感与城市宜居性。“在路上”并不总是浪漫的。更多的时候,它意味着易怒和悲伤。一小时甚至更长的通勤时间让上班族承受了巨大的经济成本和精神压力。一项调查还显示,通勤超过一小时的人患抑郁症的风险要高出33%。所谓“通勤难”其实并不是矫情。

不难找出通勤时间长与抑郁风险增加之间的因果关系。比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拥挤不堪,气味难闻;开车上班经常面临堵车的困境……无论选择哪种通勤方式,上班族在整个通勤过程中都必然处于高度的精神紧张状态,这不仅是出于对“迟到”的恐惧,而且也厌倦了处理路上的各种突发情况。

在许多年轻人看来,长时间通勤是“浪费生命”。这种自我否定的情绪很容易摧毁个人的意志。一个显而易见的逻辑是,当人们每天不得不做他们认为“毫无意义”和“不值得”的事情时,他们将不可避免地变得焦虑和沮丧。每一次不愉快的通勤经历都在不断强化内心的负面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每天上班就变成一个痛苦的过程。

城市发展最根本的目的是提高个人幸福感,而不是相反。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善上班族的通勤体验,这将考验一个城市的治理能力,检验着城市对人才的善意和诚意。善待和留住人才,不妨从降低通勤成本做起。

在城市交通上下功夫

□郝冬梅(职员)

一个温柔的城市,首先要考虑的事情就是“缩短上班途中的时间”。对于上班族而言,最痛苦的事情就是“堵在路上”“人在囧途”。

身边不少生活在大城市的朋友,其通勤模式都是“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一直在路上”。还有一种城市通勤犹如“西天取经”,一会儿打的,一会儿坐公交,一会儿要坐地铁。而很多城市还没有做到“直达单位”的交通便利,下了公共交通工具还得“再走两步”,每天上班都不胜其烦。

破解“人在囧途”,需要在城市交通上下功夫。首先要打造便捷的公共交通工具,大力发展城市公交;其次开展特殊服务,比如宁波就打造了一批“直达单位”的公交车,出了小区就有公交,定制公交送到单位门口;此外,建设发达的自行车专用道路,让选择骑车上下班的市民,能够惬意地骑车,惬意地欣赏美景,还能锻炼身体,实现“晨练+上班模式”。

“路短”方显“情长”。“上班路上要花多少时间”是一张民生答卷,值得政府部门下大功夫解决。

探索降低通勤的工作方式

□李易慧(评论员)

此前,一项针对全球13个国家和地区的11000多家企业的研究显示,全球近五分之一的调查对象在过去两年里认真考虑过辞职,因为他们的居住地与办公地点距离太远。在大多数国家,这一比例处在15%至20%的范围内,中国的数字更是高达31.7%。

统计数据显示,在通勤时间达1小时或以上的工作人群中,通勤时间和员工辞职率之间的联系更为明显。尽管不少员工喜欢各自的工作,拥有令人满意和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并表示对工作的其他方面也感到满意,但是,过长的通勤时间可能会使员工辞职。这意味着,通勤时间对员工忠诚度会造成极大影响。

在这样的背景下,灵活的工作实践使员工不仅能够选择在家中完成部分工作,这样的做法正在变得越来越流行。尤其是信息时代,人们早就没有必要必须聚在一起才能工作。这是技术的进步带来的文明的延伸。当IT、网络、云计算、核心音视频技术上铺就了地球村的范畴和定义时,也造成了线上线下之分,以及完全可适用于线上的在家工作的条件。

这对于企业也是一个重要启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允许员工居家办公,如此将让打工人通勤时间归零,从而提高员工的幸福感和忠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