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铁军队伍抓紧时间完成中洲输电工程

东南早报

7月,厦门同安滨海西大道西柯段,炎炎烈日下,十几名电力工人在路旁沟渠里忙着敷设电缆。他们身后,是49层248米高、被誉为同安第一高楼的银城智谷I-7地块二期工程超高层办公楼。

这些电力工人来自厦门市供电服务有限公司,他们正在抓紧时间完成的是厦门同安区110kV中洲变10kV中西ⅠⅡ回配套输电工程(以下简称“中洲输电工程”)。这个工程服务于厦门北部产业服务中心、同安南部的旅游服务中心、西柯片区的生活服务中心,辐射整个环东海域片区。

与此同时,在岭湖片区,另一个重要的输电工程——同安区220kV岭湖变10kV康洋线配套送出工程(以下简称“岭湖输电工程”)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两个输电工程,敷设电缆总计54.693公里,足够绕同安新城2圈;辐射的区域,涉及整个同安南部新城。

几个月时间,这支电力铁军队伍,架起了半个同安城的电网。这也是同安乃至整个厦门近四五年来,规模最大的输电配电工程。

架设电缆 工业区生活区全覆盖

地上立杆、地下埋管,这支电力铁军,架设起同安南部最大的用电网络。

对标武汉光谷、美国硅谷,被誉为厦门经济转型发展新引擎的银城智谷;总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将建设3188套保障房的祥平地铁社区三期;位于滨海西大道,与工业集中区比邻的热销楼盘国贸璟园、融信厦门世纪……中洲输电工程涉及区域用电负荷发展较快,新建变电站主要就是为解决该片区的工业生产及城镇居民生活用电,提高片区内设备的供电可靠性。

“随着地铁保障房的建设,负荷压力日渐增大,目前供电的负荷预计是176安,预计未来还会增加。”厦门市供电服务有限公司高级项目经理林培新举例,中洲输电工程里的“中西ⅠⅡ回配套送出工程”位于西湖片区,它的建设,就是为了解决用电负荷发展需要,分担原本属于梧侣和埭头两个变电站的负荷。

同期推进的岭湖输电工程,同样覆盖工业生产及城镇居民用电。一部分解决原有同安工业集中区用电,一部分解决同安老城区西部用电,同时涉及一部分农村用电;既有配合新建变电站的网架,也有一些在原有网架基础上的扩容。

因为涉及范围广,网架情况复杂,厦门市供电服务有限公司十分重视中洲和岭湖两个输电工程。从前期工程立项开始,就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把输电工程当成攻坚战役来打。

架设心桥 一个环网柜落地前的多次协调

现场勘查、路径设计,部门间协作、房前屋后人情世故的处理,这支电力铁军,架起的不仅是看得见的电网,还有看不见的“心桥”。

陈华滨是厦门市供电服务有限公司的高级项目经理,负责岭湖输电工程。他没有想到,这场攻坚战役不仅考验体力、毅力和耐力,还极大地考验自己的沟通力。

在岭湖和中洲输电工程里,部门间协调工作是陈华滨和林培新每天的重要工作。从前期勘探,就需要协调组织业主、监理、设计、通信、土建、电气、顶管等多方队伍共同进行;最终确定电缆路径、顶管路径、工井位置、环网柜位置、水泥杆位置开始施工后,依然需要密集地与市政、公路局、交通局等相关部门保持紧密沟通,在严格遵守规定办理相应流程的基础上,同时确保工程快速高效安全展开。

然而,在所有流程都得到审批,依法依规进行时,依然会有意外的挑战。让陈华滨印象深刻的一个挑战,就来自施工过程中,和一个村民来回数次的沟通。

原来,在同莲路湖柑村段,当电力工人准备安装定位好的环网柜时,附近一户人家的户主——一个60多岁的大妈却表达了她的担忧:环网柜离自己家太近,会不会有辐射?她希望环网柜安装的位置离自己家远一些,往对面的工厂靠一些。尽管电力工人反复向大妈解释用电安全常识,依然无法打消她的疑虑;而工厂也有疑虑,环网柜太靠近大门,会影响交通。

双方僵持不下,陈华滨只能让工人们暂停安装环网柜,先进行其他电缆敷设工作。他利用下班时间,找到大妈的儿子儿媳,多次沟通此事,请他们向长辈转达和解释。同时,隔天还专门请来大妈和工厂负责人,三方一起坐下来商讨,充分倾听和理解他们的需求,也表达电力施工紧迫性的无奈。经过努力,双方相互理解,大妈也知道了支持电网建设的重要性,最终双方在各自原本坚持条件的基础上,都各退让一步,最终让环网柜落地安装。

后来,陈华滨无意间再次遇到大妈才知道,大妈最后接受调整方案,一部分原因是看到他解决问题的诚意;另一部分原因,是看到忙碌在烈日下的电力工人,中午都没有停下来休息,只为了不浪费一分一秒,保证工程进度。看到汗流浃背的工人,大妈实在不忍心因为自己的疑虑,增加工人工作量,拖延工程的进度。

一个环网柜落地前的多次协调,在电力工人和村民之间,搭起一座互相理解的“心桥”。

架设幸福 电到哪儿城市蜕变到哪儿

而无论是看得见的电网,还是看不见的“心桥”,最终通往的都是——幸福。

40岁的林培新是土生土长的同安人。小时候憧憬着快点长大离开家乡,到更广阔的世界长见识的他没有想到,自己不仅没有离开家乡,反而以一种最朴实的方式,日日夜夜守护着家乡——他成了家乡的送电人。

17年来,林培新一直从事着和电有关的工作。作为项目经理,单单2021年,由他经手负责的输电用电项目,大大小小就有100多个。他的手机里有1700个联系人,都是和工作有关的同事或者相关职能部门的联系人;为了不断扩容更新通讯录,几年间他先后换了七八部手机;他的微信里有200多个群,都是各个项目的沟通群,这些群24小时不关闭,随时都在交换着各类信息,然而,他自己几乎不发、也不看朋友圈。

“累并快乐着。”林培新这样形容自己的工作。他说,他很庆幸自己从事着这一份除了耕种之外,最接近土地的工作。当他和电力工人们一起,一米一米地把电缆敷设到地下时,他的手也一寸寸抚过家乡的土地;而当工程结束,看到一束束光,从厂房,从高楼人家的窗户里透出来时,他的眼里,看到的满满都是幸福。

让电等发展,电到哪儿,城市就蜕变到哪儿;从同安老城区,到工业集中区,再到环东海域新城,如果说城市发展是一幅徐徐展开的蓝图,电力人就是蓝图上第一道魔法的添加者。

还有什么,比以这样的方式参与和见证家乡的日新月异更激动人心的呢?站在248米的同安第一高楼前,林培新备感自豪,这也是电力铁军所有电力工人,共同的自豪。(记者 苏丽艳/文 通讯员 许烨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