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图书馆为读者提供阅读体验 感受阅读魅力

闽南日报

去年,以喜马拉雅为代表的头部音频平台的有声阅读用户及用户时长分别增长了63%、100%,随着用户“听书”习惯的进一步养成,有声阅读的普及率有望继续提高。

“听”的形式不断丰富,“听”的内容也更加丰满。目前,“移动有声App平台”“微信公众号或小程序”“智能音箱”“广播”“有声阅读器或语音读书机”等众多平台途径可供选择,极大拓宽了有声读物传播媒介的类型。音频分享平台喜马拉雅的数据显示,2020年,喜马拉雅有声阅读内容同比增长超63%,囊括人文、教育、历史、科学等多种品类。

不少有声读物开始尝试求新求变。除了纯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同样可以通过加工,“降维”成可以收听的声音读物;通过制作小众的文艺类节目,不少音频平台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关注;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目前,新媒体平台上的有声读物推出10分钟、5分钟、3分钟等“短音频”。同时,有声读物的播讲也不局限于专业主播,影视明星、体育明星,甚至想当“主播”的普通人,都可以参与有声读物的录制。

感受到有声阅读的巨大市场潜力,许多出版机构和“听书”平台也加入了这场“耳朵经济”的角逐。有的书店等也会开展自出版业务,和“听书”App平台合作,做自有版权的作品。除了与传统出版社合作外,部分有声阅读平台尝试从版权上游开始,直接和内容机构、故事类和非虚构类内容制作平台、作家或剧作家合作。

如今,线下图书馆也在为读者提供更丰富的阅读体验。漳州市图书馆在微信公众号上拓展音频数字资源库,选取经典书籍,通过“懒人听书”“QQ阅读”“云图有声”等推出音频服务,深受市民认可;面向全市视障人士,开展提供免费智能“听书”机借阅服务等公益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并使用有声书,充分感受阅读的魅力。

于近期开馆的龙文区红色记忆馆,通过展览与视听体验相结合的方式,多方式、多角度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通过开设“红色故事绘—连环画里的中国共产党100年”“红色有声图书馆”“红色书籍智慧图书室”和“学党史VR体验区”,既传承红色文化,又活化传统文化。手机扫一扫展板墙上的二维码,连环画的历史背景概述就能通过音频讲解,让参观不再枯燥;有声图书馆囊括了优秀党员读物、经典名著、文化品读等几十种类别的书本专辑,通过“听书墙”上的二维码和语音读书机,一“听”无余;戴上VR眼镜,在720度沉浸式体验中,边看边听,学党史、悟思想。

全拓数据分析认为,未来随着5G技术的发展落地,数字阅读场景和阅读模式有望进一步细化,在更大带宽与更快传输的作用下,阅读+VR/AR沉浸式阅读以及高音质“听书”模式均有望快速实现。

(记者 张 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