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歌燕舞今又是
——看泉州怎样进行环保实践
作者:黄敬
在福建泉州过日子,过得舒心、开心。城北,蜿蜒起伏的清源山像绿色大屏障,为泉州人遮风挡雨;城中,横卧着晋江,为秀美的泉州系上彩带;城东,延伸到天际的碧波大海,此起彼伏的潮声,与清源山的林涛声交织成曲,仿佛把泉州城变成了时时都有优美的交响乐演奏的殿堂。
人人参与建设的良好生态
雄鹰在蓝天翱翔,中华鲟在深蓝的泉州湾击浪,顽皮猴群嫌 62 平方公里大的清源山太小,时常下山与人们争要地盘;蟒蛇常从山上滑到山下,开辟出一条条蛇道,警示它们的存在。
深秋的一天,记者上山锻炼,到了半山腰,发现很多游客围拢在一块。记者上前一看,发现这些游客在关心抢救一只病鸟。一个游客急得满身是汗在打电话,凑前一听,他正在向泉州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寻求帮助。
护鸟爱鸟仅是泉州人的一个小小侧面,泉州人把更多精力花在环境保护上。去年春的一天,记者与市委书记施永康到晋江紫星村调研,发现这个村正在紫帽山下平整一大片土地,准备招商引资办厂。
施永康并没鼓励村民的这种热情。他耐心开导村民说,紫帽山是泉州“四山两江”保护区,如果山下办厂,就会破坏紫帽山的环境。他鼓励群众植树造林,共同保护好紫帽山。经济发展滞后问题,施永康给当地群众出了发展生态农业等主意,循循开导后,群众很满意。为了保护好环境, 施永康多次顶寒冒暑,专程到几百公里之外的晋江源头现场办公,解决生态保护一系列难题。接着,市政府发布保护水资源命令,在晋江上游大力倡导封山育林,沿晋江流域入口密集县(市)的德化、安溪、南安、泉州市区实行环境保护联动,确保生态源头不受破坏。
为了“天更蓝、水更清、居更佳”
泉州古为郡,带山负海,暴雨山洪汹涌,又常遇海潮顶托,“每逢大雨必成泽国”。内涝,成为泉州人最苦恼的事。要保护好环境,治理内涝成为泉州市为民办实事重中之重的大事。泉州市投入 7 亿多元全面整治 28 公里长的内沟河,建设浦西、北峰、金山三个排涝泵站和西北洋、浦西两个滞洪区。现在的泉州,“清泉随地涌,处处有花蹊”。2002 年,泉州市区排洪排涝工程项目,荣获联合国“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迪拜)奖”。
2000 年,泉州市动工兴建泉州水质净化中心。该中心设计总规模为日处理污水 15 万吨,首期投资 l 亿多元,2001 年即形成日处理 5 万吨的生产能力,污水集中处理率达 30%。2002 年,对市区 46 公里污水管网进行清淤、疏通,并对 15 公里小街小巷排污支管进行连街、改造,新建污水干管 12 条,市区排水排污管道从 1994 年的 84 公里增到 292 公里。目前,日处理污水 15 万吨的配套管网工程已基本完成,城市污水可顺利引入污水处理厂。
同是 2000 年,泉州市引进福建省最先进的防渗漏、无二次污染的垃圾处理技术,建成占地面积 21 公顷、总库容为 390 万立方米、日处理垃圾 610 吨的垃圾卫生填埋场,垃圾处理做到日日清。为减少城市污染源,近 10 年来,泉州市投资 2 亿多元对市区范围内 36 家污染企业进行迁移、关闭、转产,并投资 520 万元建成占地 0.67 公顷、日处理能力为 5 万吨的医疗垃圾处理中心。
去年,泉州市还投入 400 多万元,引用目前国际最先进的差分光谱分析设备,建成了市区大气自动监测系统。如今,泉州市区空气质量实现了日报。
泉州市环境保护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起点实施。早在 1995 年,泉州市就与英国开展环境保护规划合作,成为全国第一批中外环境保护合作地级市。1997 年,泉州市举办全市各界公共参与环境保护规划大会,此次大会开创中国公共参与环境保护先河。
泉州市处于快速发展期,要投资的地方和部门很多,而决策者把钱用在环境保护的刀刃上,根本上提高环境质量。据有关部门介绍,泉州市的二氧化硫、氮氯化物、大气悬浮微粒的年日均值达到国家大气质量一级标准,特别是大气悬浮微粒浓度日均值下降 23.6%。
人人都能体会和享受的都市之美
忙于做生意赚钱的泉州人,大概是“只缘身在此山中”,像是有些“生在福中不知福,长在乐中不知乐”。当今年 8 月从荷兰传回泉州荣获“国际花园城市”的喜讯时,他们似乎恍然大悟,纷纷走出家门,去特别用心体会这座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城市的别致和美丽。
一位市民告诉记者,生在泉州长在泉州 40 多年,从未认真走遍一次泉州城。
游完一遍后,让他感叹的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他说,泉州真的外美内秀,白天好看,晚上耐看,尤其是夜晚的刺桐路, “火树银花”之下,那些变幻无穷的“珍珠灯”,如梦如飞;田安路上的“彩虹门”上,闪烁着泉州历史文物古迹,令人自豪又催人奋进;丰泽街上的“中华灯笼灯”,叙说着泉州城的温馨与祥和。
“泉州之夜,一街一景,景景动人。”他感慨道。
泉州人,到过泉州的人,爱泉州空气之清新,爱泉州水之甘甜,爱泉州四处之深绿,爱泉州古老与今天之文明。因此,让他们更欣赏、佩服的是泉州市的决策者对环境保护的眼光与全市人民齐心响应。
2003年 1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