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恋笔架山
作者:黄敬
山间一日,感慨无数。笔架山其神、其韵、其特、其奇、其古、其怪、其美,令人相见恨晚,依依不舍。
踏着 1700 多级原始石阶,揣摩着山上的神仙
车出泉州城,北上福厦路,拐道惠黄景观大道,车至半岭村,笔架山便映入眼帘。
未入山门,眼前突耸出一块巨石。巨石的中央,蔡襄的“清晖”二字遒劲大气,引人注目。后人未给“清晖”做任何修饰,岁月流逝令巨石开始风化,而这融入笔架山的笔韵与笔力,给笔架山增添了笔神与笔气。
要上这座海拔 752 米的笔架山,没有后人新开的土路或公路,惟有东晋时期铺成的 1700 多级石阶。初登石阶,兴致勃发,一点也不感到上山的艰辛。行至百级,发觉脚步越来越不稳,脚底隐隐的疼痛告诉我,这里的山路山石,没有经过任何的雕琢,先人只是就地取石,顺其自然地拼凑在一起,让其成为路。山势陡峭,台阶高低各一,也许是古人不愿破坏大自然,铺路的石头奇形怪状,攀登时常让人东倒西歪,不全神贯注还会跌跟头。当友人责怪古人把路修得太原始、太粗糙时,抬眼一看,路旁矗立着一块不甚起眼的石碑,上面刻着“仙路直上”四字。驻足碑前,朦胧觉得,古人修这条这么难走的路,是在考验后人的毅力;笔架山上有神仙呢,要见神仙不能不费力啊。
传说笔架山上有神仙,此仙在三座仙公山的中间;一仙在她的左面——仙游县九鲤湖,称为“一祖”;一仙在她的右边——泉州市马甲镇。它们并称为“三祖”,分工不同,而传说笔架山的仙公最“灵验”。据传,古代泉州乃至福建的文豪大都到这里进过香,且都不敢在这里挥毫泼墨,生怕“得罪”了笔架山的神仙。
深山中,美景在目、在耳,更在心
抬着灌铅似的脚步,蜗牛般向上攀登,朋友招呼歇歇气,抬眼一看是座“恒心亭”。站在亭边,惬意油然而生。歇口气欣赏笔架山,真正领悟到了人生的最大幸事是让大自然拥抱自己。是呀,水是阴,山为阳,笔架山里的山水和谐而统一,在这里,水转山转心转,云浮雾绕风拂;在这里,心肺如洗,思绪清新。
有恒心,才能目睹仙境。望着通天般的石路,一心一意地向上爬行。虽然累,但移步换景,处处清新悦目。笔架山的天,蓝得出奇;笔架山的云,白得耀眼;笔架山的树,绿得凝重。行走在蔽日的林荫石径上,太阳好像看到了我们,先把阳光洒满树冠,再透过层层树叶,把自己编织成一缕缕金丝,垂落在我们的身上脚下。越向上越美。路上,开始是谈笑风生,到了半山腰,人静山空,听到的只是脚步声和心跳声。越过半山腰, 各种各样的蝉开始唱个不停,高调的、低吟的、清脆的、浑厚的,此起彼伏。我们忘记是在爬山,好像置身于戏院,在欣赏一首特别的交响乐。
置身此地,“垂 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的意境油然而生。陶醉未醒,友人拉着我朝西边看,我惊叫起来:瀑布呀,瀑布!一友人大声吟诵起“飞流直下三千尺”。我找不出更好的词句来描绘眼前瀑布,只好借用“千岩万壑不辞苦,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来赞叹。是呀,一个人如果从没有经历过饥与渴,他就永远也享受不到饭与汤的甜美,同样,一个人如果从没有到过大山峻岭,他永远也享受不到山的深邃与伟大。
两个小时的艰难攀登,我们登上了笔架山顶。居高而临下,万物尽收眼底,此时的我们,振臂欢呼,“地到无边天作界,山登绝顶我为峰”。我们不急着去欣赏其他景点,而是卧于峰巅下的一块巨石上,其清冷之状与目谋,泠泠之声与耳谋,悠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
“仙桥”横卧山巅,等待好汉跨过
太阳西下,我们不能在山上多停留,起身眺望,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我们要去品味仙公寺,“嗡嗡”的蜜蜂来去奔忙,密密麻麻地挡住我们的去路,看看寺庙的前前后后,尽是蜂箱,养蜂人穿梭其间,蜜蜂采蜜,养蜂人筑巢,他们分工合作,配合得天衣无缝。养蜂人对着我们笑, 蜜蜂对着我们叫,我们无语与对,拾起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诗送给他们。
走进仙公寺,我们无法考证它灵不灵验,但始建于东晋时期的这座画龙雕凤、飞檐翘角的建筑,真的让人叫绝。尤其是寺前的蛇形龙柱,更令人叹为观止。细细观赏,龙头圆润,少有犄角,颈部蛇形,龙爪骨突显, 柱基雕莲花状,下方细凿水纹。有关专家介绍,这种龙柱的发现,属福建罕见。
山色渐转黛绿,群山告诉我们,再不下山就要漆黑,而山景一处比一处美,令我们宁可冒挨冻受饿夜宿山上的危险,也要看一眼“仙桥”。站在寺前的“仙憩石”上抬头瞧,悬崖峭壁上冒出两座桥墩,一块不知从哪飞来的巨石横架其上,752 米的海拔山巅,竟横卧着这样一座雷打不动、风吹不倒的自然造化之桥,天堑变了通途,默默地等待英雄好汉跨脊而过。
夜幕中,一行人下了山,约定不久后一定再来,领略笔架山另一面的美。
2004 年 9 月 24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