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酒都——访中共遵义市委书记喻红秋

摘自《心语》

“给力”酒都

——访中共遵义市委书记喻红秋

作者:黄敬

编者按:喻红秋,1960 年 10 月生,山东掖县(今莱州)人。大学学历,经济学硕士学位,经济师。原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现任中共贵州省遵义市委书记。

刚刚闭幕的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暨 2011 中国 • 贵阳投资贸易洽谈会上,遵义市以“参展企业数量第一、酒类贸易签约数额第一、固定资产投资签约数额第一”3 个“第一”的阵容,无可争议地成为最大亮点。

以中国名酒馆的茅台和董酒为代表的,来自遵义市 98 家酒类参展企业大放光彩,2150 户冲着遵义而来的经销商、投资者活跃其间。本次酒博会,遵义市共签约 36 个项目,总投资 380.58 亿元,项目数量与投资额度均居贵州全省各地市之首,仅酒类贸易签约金额就达 258.2 亿元。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沉淀,培育白酒大产业的条件,遵义已经万事俱备,正处于蓄势待发的战略机遇期。在这个特殊的关口,本刊记者专访了遵义市委书记喻红秋。

“贵州白酒看遵义”

喻红秋告诉记者,胡锦涛总书记最近对贵州提出了“加快发展贵州特色优势产业”的重要指示,贵州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未来十年中国白酒看贵州”的战略目标。作为贵州酒业重镇,遵义理当勇挑“贵州白酒看遵义”的重任,在全省加快发展白酒产业的大局中有所作为、大有所为, 不折不扣地完成遵义新的历史使命。

喻红秋说,遵义具有独特的酿酒环境、微生物资源和气候条件,酿造历史源远流长,全国老八大名酒中,遵义一市独占茅台、董酒两大名酒, 遵义白酒香飘世界、誉满九州,名优酒业交相辉映,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近年来,遵义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加快白酒产业发展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中之重,出台了促进名优白酒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措施, 遵义酒业呈现出“白酒产量实现较快增长,产业规模发展壮大,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市场竞争力明显提升”的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形成了以国酒茅台为引领、众多名优酒业共同发展的格局。

截至去年,全市拥有白酒生产许可证 171个,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实现产量 14.6万千升,产值 194.6亿元,增加值 139.96亿元;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实现销售收入 146.54 亿元;白酒产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46.77%,实现税收 38.1 亿元,占全市财政总收入 26.96%。白酒业已成为推动遵义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优势支柱产业。

自己跟自己比,容易看到成绩,鼓舞士气,但自己跟别人比,则更容易看到差距,使头脑清醒。喻红秋认为,遵义虽名为酒都,但在行业的影响力尚待提高。2010 年,整个贵州规模以上的白酒产量,遵义占 90.8%, 但就这个看似不错的数字,拿到全国主要白酒产区一比,差距就出来了,2010 年,全国白酒百强企业中,遵义只有茅台集团一家入围,茅台集团一家之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产值的 3/4。具备全国性品牌底蕴的也暂时只有茅台和董酒这两个老名酒,所以,加快遵义白酒产业已是时不我待、刻不容缓了:目前,遵义正千方百计引领和加快遵义白酒产业发展。

在喻红秋看来,目前,遵义培育白酒大产业的条件已经具备。根据省委、省政府对遵义白酒产业发展的新要求,未来 5 年,遵义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以国酒茅台为引领,以做大白酒总量和做响品牌为主线,坚持酱香、浓香及其他香型并举,高中低档产品共同发展的原则,把保护国酒茅台作为第一责任,把发展其他白酒作为第一需要,通过扶持现有企业技改扩能和引进外来战略投资者并举、白酒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服务业和配套产业相结合的多元发展路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依靠科技进步,强化质量管理,壮大产业总量,提升产业规模,做大做强白酒产业。

重点扶持一批名优白酒企业

喻红秋向记者介绍,近些年来,遵义市出台了《关于重点扶持一批名优白酒企业发展的意见》,重点扶持一批名优白酒企业发展,加快推进名酒基地建设,助推遵义白酒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意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遵义白酒产业的基础十分雄厚,有国酒茅台和国密董酒两大国家名酒品牌,同时拥有着数十个国内著名的白酒品牌。所以,我们集中优势资源,重点扶持“一大十星”名优白酒企业。“一大”即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十星”即茅台旗下习酒、老八大国家名酒董酒,以及贵州传统名酒鸭溪酒业、湄窖酒业、珍酒、云峰酒业、酒中酒、糊涂酒业、钓鱼台国宾酒业、金士酒业。对进入“一大十星”目录的企业,按照一企一策的原则,从土地供给、金融贷款、技改贴息、研发投入、原料供给等方面大力支持;积极向上争取政策、资金、项目,其中每年争取省、市技改贴息投入不低于 1000 万元;鼓励和扶持白酒企业上市融资,增强白酒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融资能力。同时,对“十星企业”实行动态管理、末位淘汰,对存在偷税漏税、制假售假、环保不达标、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扰乱市场秩序或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效益下滑、规模下降等问题的企业则淘汰出局,择优递补,推进遵义名酒产业规范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

鼓舞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做大做强白酒产业。以建立“产权明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积极推动企业横向联合,鼓励茅台集团收购、兼并、整合小企业;引导、鼓励市属企业以资产为纽带、以品牌为引领、以集群为目标,联合重组,集团发展;有条件引进国内强势企业、强势资本入驻遵义,参与名优企业重组振兴;对历史遗留问题多、包袱重的企业,积极推进依法破产,改制重组; 对无照或有证照无厂房、制假贩假、侵害其他企业知识产权的企业依法取缔;对规模小、效益差的企业通过企业兼并重组等逐步淘汰,引导企业走上集团化、规模化、效益好的路子。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白酒品牌企业投资遵义白酒产业,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支持通过市场手段,推动现有白酒企业跨所有制、跨区域兼并重组,重点打造 5 至 10 家企业成为全国知名企业,年销售收入在 50 亿元以上,扶持 100 户以上白酒规模企业做大做强。

同步推进专用优质原料基地标准化建设。根据酒业发展与原料基地同步规划、同步发展的原则,按照“公司 + 基地 + 农户”的模式,推进基地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在仁怀建设有机糯高粱繁育基地,近期发展 600 亩,到 2015 年发展到 2400 亩;建设原料基地,在仁怀规划发展 30 万亩的同时,在习水县、遵义县、桐梓县、正安县、道真县规划种植有机糯高粱 70 万南、有机小麦 50 万亩,并逐步向泛赤水河流域及周边地区辐射。建立白酒与原料价格的协调互动机制和酒税反哺原料基地建设机制。

着力打造、提升遵义名酒地域品牌规划建设一个规模大、标准高的酒类产品交易市场,将遵义建成贵州乃至中国名酒集散地,并与旅游产业相结合,把遵义名酒包装为重要的旅游商品。加强遵义名酒的形象设计、品牌包装、立体宣传,尽快建立“中国 • 遵义名酒门户网站”,加大对遵义名酒地域品牌的整体宣传,提升遵义名酒知名度。同时,把名酒文化和历史文化、长征文化、旅游资源、地域风情、生态环境等结合起来,打造精品白酒文化旅游线路。加快建设名酒文化博览中心、名酒文化广场。其中重点建设两条白酒文化、红色文化结合的经典旅游路线“茅台镇与赤水河”,“董酒与遵义会址”助推遵义绿色经济发展。

抓好酒业人才培养、引进工作,强化人才支撑体系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增设相关专业,根据企业需求,培养充足的酿造、管理、营销人才及技工人才。委托国内有实力、有影响的专业技术院校培养适应我市酒业发展需要的、高端的技术、管理、营销人才。积极引进一批有专业技术、有管理经验、有市场开拓能力的人才。切实兑现人才激励政策。

切实加强环境保护。集中抓好国酒基地环境保护,认真落实节能降耗减排目标,加大白酒行业污染治理力度,实现达标排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提高废气、废水、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严禁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入驻。在核心保护区大力推广无磷洗涤剂、有机肥和生物防治技术,建立完善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从严控制生产生活污染;定期监测、发布赤水河水质状况。抓好赤水河流域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竹还草,尽快完成茅台至赤水三百里竹廊和中枢至茅台绿色走廊工程建设。切实抓好沼气池建设,减少生活用煤用柴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2015 年实现产值超千亿元

喻红秋表示,目前,按照省委、省政府“抓工业必须抓白酒”的战略定位,遵义已着手修订白酒产业发展规划。以茅台酒集团为建设主体, 以茅台酒现有生产区为基础,规划建设 15平方公里的国酒工业园区。加快仁怀名酒工业园区规划建设步伐,深入推进仁怀名酒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创建,争取国酒工业园区、仁怀名酒工业园区升级为省级工业园区和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县、区(市)规划建设名优白酒产业园区。结合区域白酒生产历史、现状,已有的白酒生产许可证情况,争取尽快恢复生产许可。按照浓酱并举、兼有其他、高中低端并行的发展路径,在保持酱香白酒市场占有优势的同时,大力发展其他香型、各种档次的白酒,优化产业结构,抢占市场份额。力争到 2015年,确保茅

台集团公司实现产量 8万吨(不含习酒公司),其中茅台酒 4 万吨,销售收入达 500 亿元以上。全力振兴习酒、董酒、鸭溪酒、湄窖、珍酒等传统老牌名酒,加快培育金士酒业、钓鱼台国宾酒业、酒中酒业、糊涂酒业等新兴名优白酒企业,形成国酒茅台顶天立地、引领风骚,5 至 10 家白酒企业星光灿烂、满园春色,其他白酒铺天盖地、竞相发展的态势和格局。

力争到 2015年,全市白酒产量、产值在 2010年基础上实现翻两番以上目标,在全国市场占比达 10% 以上。白酒实现产值超千亿元,实现税收 200亿元;形成年销售收入 500亿元以上企业 1户,50亿元以上企业 2户,10亿元以上企业 5至 10户,新增上市企业 2至 3户;新培育 2件以上中国驰名商标,1件以上地理标志商标,百件以上贵州著名商标,形成5到 10 个国内知名品牌。加快发展配套产业和关联行业,规划建设配套包装材料工业园区,力争到 2015年,实现名优白酒包装材料本地配套供应量 80% 以上,使遵义白酒产业真正成为遵义工业强市、跨越发展的重要引擎,成为引领贵州白酒产业加速发展的产业航母。

2011 年 9 月